[发明专利]一种分等级碳纤维‑石墨烯基贝壳层状仿生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74042.3 申请日: 2015-08-06
公开(公告)号: CN105038055B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发明(设计)人: 王小亮;孙宏宇;王庆国;白丽云;曲兆明;王平平;王献芬;李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C08L29/04 分类号: C08L29/04;C08K9/00;C08K7/06;C08K3/04
代理公司: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代理人: 徐瑞丰,董金国
地址: 050003 ***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等级 碳纤维 石墨 贝壳 层状 仿生 电磁 屏蔽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磁屏蔽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等级碳纤维-石墨烯基贝壳层状仿生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工业的高速发展,尤其诸如新型通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和超宽带雷达等多频、宽带和高能电子设备等的出现,环境电磁污染日益严重。这种电子元件对外界的干扰(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不但会导致电子器件的非正常运转,影响甚至破坏军事设备的敏感器件,因而威胁到国家安全,而且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电磁污染被认为是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传统的电磁屏蔽材料如铁氧体、磁性金属、陶瓷或其复合物,普遍存在密度高、易腐蚀、频带窄等缺点,严重影响其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碳基导电聚合物具有质轻、耐腐蚀、柔韧性好及易加工成型等优点,是传统屏蔽材料的理想替代者。

石墨烯以其导电性好、热导率高、力学性能优异和低密度等特性,被认为非常适合用作电磁防护材料,进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但是,完美的石墨烯因其面内的sp2杂化结构,所以在溶液中易发生堆叠且难以溶剂化,这一属性影响了界面阻抗匹配,限制了电损耗。同时,磁性材料(如γ-Fe2O3、Fe3O4等)由于具有较高的磁损耗,广泛的应用于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领域。许多学者通过掺入其它损耗相来提高材料的性能。研究证实,由于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共同作用,负载有磁性粒子的石墨烯比单相石墨烯的电磁屏蔽效能更好。作为石墨烯的前驱物,氧化剥离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即Graphene Oxide,其缩写为GO,虽然在力学等性能上逊于完美的石墨烯,但它具有优良的溶液分散性,更强的且片间作用力以及与聚合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力。由于比表面积大且存在大量的活性部位(包括缺陷、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GO也是承载其他纳米粒子的理想基体。而且,GO可在化学还原和热还原下恢复石墨烯的简单结构,重新获得其导电导热等多种性能。

采用液相法组装而成的GO薄膜结构力学性能优异。但由于片层间声子的散射以及氧官能团和缺陷对电子传导的阻碍,GO薄膜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并不高。尽管化学还原和热还原处理GO可以恢复导电性,但分解官能团时会造成层间杂乱膨胀,降低力学性能,使得薄膜变脆且不易后续加工处理。另外,热压处理薄膜虽能够促使片层整齐有序,却不可避免的增加电子和声子转移的层间干扰,抑制材料的性能表现。因此,如何实现石墨烯层状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和柔性)不妥协于其功能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生物组织和材料在数亿年的进化中找到了合理的结构和成分,来实现高模量、强度和韧性、轻质的性能。贝壳珍珠母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它由约95%体积的片状碳酸钙粒子(约0.5μm)与约5%的柔性生物大分子(20~50 nm)交替排列形成。这种经典的“砖-灰”结构带来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约70~180MPa,模量约10~80GPa。贝壳复杂的多级结构,包括矿物桥,多边形晶粒,纳米突起、塑形弯曲,裂缝偏转等,展现了自然的智慧和精巧,极大地启发了人们对于高性能材料的设计和构筑。长久以来,仿生被认为是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高性能人工材料的一条捷径。对贝壳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层状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认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等级碳纤维-石墨烯基贝壳层状仿生电磁屏蔽膜的制备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a中,经超声搅拌后得到分散均匀的氧化石墨烯水的溶液A,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和去离子水a的质量比为1:100-1000;

(2)将葡萄糖和质量百分数为25%-28%的氨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述的溶液A中,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B,其原料质量份数为:氧化石墨烯1份,葡萄糖0.5-2份,质量百分数为25%-28%的氨水溶液5-15份;

(3)将NaOH和FeCl2·4H2O加入到去离子水b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其原料质量份数为: NaOH 1份, FeCl2·4H2O 4-8份,去离子水b 200-300份,乙醇200-300份,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液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4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