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72262.2 | 申请日: | 201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4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闻燕;徐安捷;张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5/04;G01N21/79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Inonotus Sang Huang),又名桑耳,桑臣,以寄生于桑树上面而得名。桑黄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抵抗细胞突变,抗菌,抑制肝纤维化,止血活血降血糖、抑菌消炎,治疗癌症、肝炎等作用。大量科学研究发现桑黄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抗癌率高达96.7%,为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最好的药用真菌。桑黄因其极高的保健功效,被誉为“森林黄金”。
然而目前市场上桑黄种类繁多,很多商家以次充好,甚至鱼目混珠,急需制定一种鉴别桑黄的方法。桑黄在已经被大家熟知的抗癌菌类中作用是最明显的,人们慢慢了解到桑黄的抗癌原理,深层栽培的技术逐渐成熟,应用前景非常乐观。韩国桑黄的子实体的售价已达到2300美元,相当于非常珍贵的药材的价格了,根据经济学的定价理论,珍贵药材桑黄的药用前景十分明朗,因此桑黄的鉴别对于桑黄的应用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桑黄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同种的桑黄错误使用,滥用,这会损害到接下来的研发食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市场流通与销售的桑黄品种优劣难于分真伪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准确鉴定桑黄的方法。本发明以如何鉴别桑黄为实验材料,对桑黄的外观鉴定,从桑黄的颜色,形态,气味等方面鉴别。显微鉴定包括对桑黄的菌丝,孢子,微孔等方面进行鉴定。桑黄的成分鉴定有桑黄的水分,灰分,水浸提取物以及多糖含量的鉴定。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黄的鉴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桑黄研磨为粉末,过200目筛,取适量粉末于载玻片中央,滴1-2滴水合氯醛,搅匀;
2)将玻片放置酒精灯外焰,边加热边搅拌,沸即离火,勿烧干,烧焦,视玻片情况可重复2-5次;
3)稍冷后,加1-2滴甘油,搅匀,盖上盖玻片,吸走多余甘油,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菌丝可见,且呈黄色或棕黄色,菌丝多分枝,直径1.9~4.2μm,可见菌丝横隔,无锁状联合,桑黄孢子呈卵圆形,淡黄色,直径在2.2μm-4.0μm之间,分散在菌丝团中,视野中无淀粉粒,微晶等结构即可判断为桑黄。
其中,上述水合氯醛质量百分浓度为20%。
其中,该鉴定方法还包括成分鉴定方法。
其中,本发明的外观鉴定:如菌盖腹面具有孔状结构、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菌孔椭圆形或多角形,菌肉黄色、棕色或具光泽的木色,近菌盖表面颜色趋深。子实体横切面可见菌孔,粉末呈黄色或棕黄色,菌丝可见,孢子呈卵圆形,分散在菌丝团中,微酸气味,微苦。即可判断为桑黄(Inonotus SangHuang)。
其中,上述成分鉴定方法包括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水浸出物测定以及多糖测定。
其中,上述水分测定方法步骤如下:取桑黄样品2-5g,平躺铺在扁形称量瓶里,平铺的高度要小于或等于5cm,疏松的样品要小于或等于1cm,进行精确地测定,将瓶盖拧开在100~105℃烘干,5h以后,重新将瓶盖拧紧,放置在干燥器中,30min之后,进行准确地称定,然后在100~105℃的温度下烘干1h,放冷后再进行称取,最后两次称取的重量范围差异在5mg以内,从损失的重量中测算出供试品的水量多少,如水分限度定的结果是小于或等于13.0%,即可判断为桑黄。
其中,上述灰分测定方法步骤如下:将桑黄样品进行磨碎,使之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得均匀,称取桑黄样品2-3g放置到坩埚中灼烧直到最后的重量不发生变化,到完全炭化时将温度提高到500~600℃,完全炭化至重量不变,从炭化的残渣的重量测算初总灰分的大小,总灰分限度定为小于或等于6.0%,即可判断为桑黄。
其中,上述水浸出物测定方法步骤如下:在称量天平上精确称取4g的桑黄样品,放置在容量为250-300mL的锥形瓶里,慢慢加水50-100mL,密闭瓶塞,冷浸,振摇6h,在18h之内再静置,用干燥滤器迅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水浸出物限度定为小于或等于18.0%,即可判断为桑黄。
其中,上述多糖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测定,糖含量超过2.5%,即可判断为桑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72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