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式后挂拖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6769.7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4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平;李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平 |
主分类号: | A01B21/04 | 分类号: | A01B21/04;A01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5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后挂拖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后挂拖耙,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拖拉机后挂耕地耙是大家熟悉的装置,一般的拖拉机后挂耕作装置,有多排的耙地转辊,有的排耙转辊多到四、五排,这些转辊都是直接地安装在一个框架内依靠拉力拖动转动对土块产生碾压动,耙地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拖拉机只有一排耙转辊,但这排转辊依赖于拖拉机从后部但出的转轴驱动产生转动动作耙地,效果虽好,但不能普遍应用,因为大多数拖拉机并没有后伸转轴。现今还是有很多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民没有能力购买机械动力耙田机,他们还在使用牛拉耙进行耙田。牲畜动力耙田器最常见的是牛拉耙,一般的牛拉耙形状结构是一排固定的尖铁齿加上部的扶手架,耙地时牛在前面行走拉耙,人要在后面扶住耙,并且要用力向下压耙,使那一排尖铁耙齿插进泥土里刮动,这样的耙田机真是牛也费力、人也费力,但是,这样的耙田器还是使用了千年,几乎没有什么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制作出一种更能普及各种前拉动力的耙田装置,本人发明了一种新式后挂拖耙,它结构比现有的牛拉耙稍为复杂,它耕田的效果和速度更好更快,并且人不必在后面扶助出力,造价也很低,适合经济能力有限的农民购买使用,也适合一些没有后伸驱动轴的小型拖拉机安装使用。
新式后挂拖耙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新式后挂拖耙由两个平行的放射耙齿转辊、连接支架、传动装置构成,所述的放射耙齿转辊包括一个尘锥放射耙齿转辊和一个弯刀放射耙齿转辊,所述的连接支架将前后两个放射耙齿转辊通过转轴并排连接,连接支架的前部还设置有安装套筒,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前排尘锥放射耙齿转辊上的大齿轮和后排弯刀放射耙齿转辊上的小齿轮以及链条构成。
一般无驱动轴的后拖耙都是靠拉力与地面的磨擦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传统的农用耙是排状铁齿和木技扶手结合结构,所以很轻,被牛拉行走的过程中自身重量不能把铁耙齿压到泥巴中,需要人扶助向下加压力。本人发明的新式后拖耙全部是铁质的构造,设计的覆盖面积和重量刚好能靠自身的重力把耙刀压进泥土一定合适的深度,这个深度刚好适合前驱动力的拉力。
旱地或水田中主要是有大块、小块的泥块,这些泥块需要耙刀的敲击搅拌,一般的机械很容易从后面伸出一条驱动轴高速驱动多耙刀转辊高速转动产生敲击搅拌,但是一些拖拉机或牲畜却没有这样的后驱转轴,只能拉着多耙刀转辊行走性的转动,根本不产生敲击搅拌的动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双转辊前后并排行走的装置,让后面正常行走转动的转辊把动力提供给前面一个转辊作非正常行走的较力为高速的转动,这样前面一个转辊上的多耙刀产生敲击搅拌的动作,而这两个转辊的行走或敲击搅拌动作动力都是来源于前拉力。由于后面一个是弯刀放射耙齿转辊,产生高速转动动作的能量很大,这需要前面一个它尘锥放射耙齿转辊提供稳定的传动力,尘锥状的耙齿能在行走时插进泥土一定深度,不会产生打滑,稳定的行走,又能刺碎一些大块的泥巴。
新式后挂拖耙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新式后挂拖耙利用两个放射耙齿转辊结合铁连接架构成重力后拖挂耙装置,利用前一个尘锥放射耙齿转辊的稳定行走转动传动后一个弯刀放射耙齿转辊产生高速耙田动作,既省略了材料和重量又增大了耙田的速度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式后挂拖耙的斜侧面立体表面图。
图中,1.弯刀放射耙齿转辊,2.尘锥放射耙齿转辊,3.弯刀,4.固定座,5.尘锥,6.连接支架,7.安装套筒,8.链条,9.大齿轮,10.转轴,11.小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防图对新式后挂拖耙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新式后挂拖耙的斜侧面立体图。这个图展示的新式后挂拖耙并不是很复杂,主要的结构是前后两个并排的放射耙齿转辊安装在一个连接支架(6)内部,这个装置适合在坑坑洼洼的水田或旱地中行走。这个新式后挂拖耙的后一个弯刀放射耙齿转辊(1)上有很多放射状错位分布均匀的弯刀(3),这样的弯刀放射耙齿转辊(1)产生高速转搅过的水田位置没有漏空的地方,泥巴会被打的稀烂。并排在前部的一个尘锥放射耙齿转辊(2)上的多尘锥(5)也放射状分布,下部由固定座固定于辊体表面。新式后挂拖耙在行走时连接支架(6)内的这两个转辊并不是同速转动的,我们从图1中看到:前面的尘锥放射耙齿转辊(2)上的转轴(10)连接一个大齿轮(9),后面的弯刀放射耙齿转辊(1)的转轴(10)上连接一个小齿轮(11),大齿轮(9)通过链条驱动小齿轮(11),这说明前面的尘锥放射耙齿转辊(2)在挂拖行走性转动时还能驱动前面的弯刀放射耙齿转辊(1)作高速的转动,这种超过行走转动速度的转动使弯刀(3)产生对泥巴的敲击搅拌。由此可见,尘锥放射耙齿转辊(2)的作用不仅在于行走,还有对大块泥巴的刺破作用,并且要驱动前面的弯刀放射耙齿转辊(1)作较为高速的转动耙田,因此,多铡叶转辊的行走转动负担可不小,有可能产生打滑、停转。我们从图1中看到:尘锥放射耙齿转辊(2)上都有伸出的尘锥(5),这些尘锥(5)能深插进泥土中制造更大的行走防滑力。图1中的大齿轮(9)、小齿轮(11)、链条(8)结构部位没有出现保护壳盖,不安装保护壳盖泥巴也阻碍不了铁链条(8)的传动,有条件的可以加装防护壳。图1中的新式后挂拖耙连接架前面前面有一个安装套筒(7),用于系牛拉绳。新式后挂拖耙的宽度约只有0.6米,长度约1米,适合小型拖拉机的后挂或一些牲畜拉后挂耕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平,未经周振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6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