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于沙木蓼扦插育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0664.0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2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得禄;李亚;尉秋实;姜生秀;魏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733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扦插育苗 扦插 固沙造林 扦插成活率 苗木出圃 水肥管理 行业技术 栽培基质 插穗 苗床 苗木 采集 田间 造林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固沙造林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沙木蓼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苗床的选择与栽培基质的处理;(2)插穗的采集与处理;(3)扦插时间的选择及扦插方法的确定;(4)扦插后的水肥管理;(5)苗木出圃造林。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沙木蓼扦插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施方法切实可行,适用于田间大面积扦插育苗,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固沙造林提供大量优质沙木蓼苗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沙造林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于沙木蓼扦插育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沙木蓼(Atraphaxis frutescens)是蓼科木蓼属灌木,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常见于半固定沙地及半荒漠地带具薄层浮沙的山麓、丘陵坡地、沙质河谷冲积地或干河床,也见于草原化荒漠带的砂砾质戈壁地带。沙木蓼具有抗风蚀、耐沙埋、耐瘠薄的优良特性,能够适应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其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在沙埋条件下能萌发大量不定根,形成密集的根系网,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沙木蓼不仅是优良的固沙植物,而且是良好的饲用植物。尽管沙木蓼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是对其开发利用十分有限。沙木蓼种子结实多,但是其开花持续时间长,果实成熟时间不一致,不宜进行大量采收,而且种子饱满度较差,发芽率低,在生产中常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尽管对沙木蓼开展了一些引种研究,但是对其扦插育苗技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致使大面积生产沙木蓼扦插成活率低,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实可行,具有很强可操作性,能够显著提高沙木蓼扦插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固沙造林提供大量优质苗木沙木蓼的扦插育苗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于沙木蓼扦插育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苗床选择及栽培基质处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便于管理的土地作为育苗地,扦插栽培基质选用沙质壤土和风沙土为宜,扦插基质要进行消毒及深耕细作,翻地前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水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每亩地可施入农家肥(腐熟)1000~1500kg,然后进行深翻土壤,将农家肥翻入地中,清除杂草,最后用细耙整平,并进行镇压。扦插前在育苗地上铺黑地膜,地膜之间留20cm空地,以便于苗木扦插及日常管理等。
(2)插穗的采集与处理:插穗在秋季或者春季树液未流动前进行采集,选择1~2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插穗长度15cm,上切口平齐,上切口距顶端1~2cm处留芽2~3个,下切口斜剪,呈马蹄形。将剪好的插穗置于地窖中或者埋藏于地面湿润的土壤中进行储藏,同时可以起到催芽的作用。
(3)扦插时间及扦插方法:在干旱荒漠区,4月中旬气温回升后,达到18~20℃时进行扦插育苗。插穗在扦插前用0.5%的双氧水消毒2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插锥进行开孔,然后按株行距10×15cm将插穗插入地膜中,扦插深度12cm左右,上面留1~2个芽。扦插后用风沙土填空,用脚踩实,使土壤与插穗紧密接触。
(4)扦插后管理:扦插后及时进行灌水,第一次灌水要罐透,以后根据天气情况大约8~10天进行灌溉一次,第二个月后灌溉次数开始减少,如果气温较高可搭设遮阴网进行遮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喷雾器等设备进行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插穗水分丧失,促进生根,在生根过程中及时清除从插孔中出来的杂草,减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以利于苗木生根。沙木蓼生长迅速,高度达到50~60cm时进行打顶,以培育优质壮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未经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0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式集成一体化高精密恒流源
- 下一篇:微电弧焊接的恒流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