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1805.2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斌;沈建荣;窦锦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负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服务器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大型的网站,会在特定的时期推出活动(例如电商平台的双11活动、智能产品的定期抢购活动等等)。在活动期间,用户的访问量会剧增,相关技术都是采用在活动前增加服务器的方式来应对访问量的暴涨。但如果访问量超过预期,服务器过载而导致网站崩溃的情况仍非常常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服务器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负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运行负载数据;
根据所述运行负载数据,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压力值;
在所述负载压力值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确定与所述负载压力值对应的可关闭服务;
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
可选的,所述获取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运行负载数据,包括:
对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中的多台应用服务器,获取每台所述应用服务器的以下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运行负载数据: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硬盘使用率、流入带宽使用率或流出带宽使用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运行负载数据,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压力值,包括:
计算每台应用服务器的单个负载压力值,所述单个负载压力值为所述应用服务器的至少一种类型的运行负载数据的加权值,其中每种类型的运行负载数据对应的权重值为预设值;
计算所有所述单个负载压力值的平均值,得到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压力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与所述负载压力值对应的可关闭服务,包括:
从预设的服务列表中查询与所述负载压力值对应的可关闭服务,所述服务列表中记录有负载压力值与可关闭服务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包括:
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给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中的每台应用服务器,以使所述应用服务器在接收到终端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服务组件组装网页数据,将所述网页数据返回给所述终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其中,所述服务组件为所述应用服务器中除所述可关闭服务之外的其他服务对应的服务组件。
可选的,所述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包括:
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给负载均衡器,以使所述负载均衡器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
可选的,所述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包括:
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给终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通知消息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负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运行负载数据至控制服务器;
接收所述控制服务器发送的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所述可关闭服务为所述控制服务器在根据所述运行负载数据获取到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压力值后,确定的与所述负载压力值对应的可关闭服务;
在接收到终端的数据请求时,根据服务组件组装网页数据,将所述网页数据返回给所述终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其中,所述服务组件为所述应用服务器中除所述可关闭服务之外的其他服务对应的服务组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负载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运行负载数据;
压力值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负载数据,获取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压力值;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负载压力值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确定与所述负载压力值对应的可关闭服务;
屏蔽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可关闭服务的通知消息,以屏蔽对所述可关闭服务的数据请求。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中的多台应用服务器,获取每台所述应用服务器的以下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运行负载数据: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硬盘使用率、流入带宽使用率或流出带宽使用率。
可选的,所述压力值获取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18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