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冷列间空调制冷量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8171.5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任玉迎;刘广志;张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7/12 | 分类号: | G01K1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冷 空调 制冷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冷列间空调的制冷量,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水冷列间空调制冷量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列间空调,也称为行间空调,是数据中心常用的制冷设备,通常放置于服务器机柜列间,靠近热源直接散热,因为靠近热源,空调的回风温度高,使得其能效比非常好。
目前,列间空调有风冷和冷冻水两种形式,风冷的压缩机多采用变容量的数码涡旋压缩机,风机采用EC风机,整机可以根据通道内的热负载调节制冷能力输出;列间空调通常用于封闭冷热通道的场合。
众所周知,列间空调的制冷量测试通常需要在焓差实验室中完成。但焓差实验室造价非常高,许多企业难以承受建造焓差实验室的经济压力,而是通过外协的方式来进行测试。测试外协能够完成空调制冷量的测试,为产品研发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但涉及到运输、测试等费用也是不小的开支。
在水冷空调产品开发阶段,为优化产品,往往需要多次测量空调制冷量,因制冷量测试而花费的费用会非常高昂,并且会拖延产品开发周期。然而,产品研发阶段对制冷量的测量精度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此时测得的数据多作为设计改进的参考,获得产品制冷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即可有效地对产品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因此,若在此阶段进行快速、相对准确的测量则是最为高效且节约成本的做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冷列间空调制冷量的测试方法,此方法的最大目的不在于精确获得空调的制冷量,而在于快速完成产品优化,极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冷列间空调制冷量的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选取作为待测设备的水冷列间空调、安装有热负载为测试提供热源的机柜、以及将热负载加热后的空气导入水冷列间空调的导风通道;
2)搭建测试环境:将机柜、导风通道、水冷列间空调依次密封连接,且导风通道的一端密封连接于机柜出风口,导风通道的另一端密封连接于水冷列间空调入风口,防止内外环境的热量交换;
3)测试环境温度:在机柜入风口、导风通道内部、水冷列间空调出风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在水冷列间空调的冷冻水进口和出口位置分别安装水温传感器;
4)记录测试数据:在同一个时间点记录上述三处温度传感器和两处水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其中,水冷列间空调的冷冻水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记录为t4、t5;
5)计算制冷量:在已知水冷列间空调的冷冻水流量的情况下,利用如下公式获得水冷列间空调的制冷量,
其中,W——制冷量,单位KW;
t4——冷冻水进水温度,单位℃;
t5——冷冻水出水温度,单位℃;
q——冷冻水流量,单位m3/h。
为了获得不同工况下水冷列间空调的制冷量,在步骤4)中,记录测试数据还包括机柜内热负载的功率、水冷列间空调内的风扇转速、水冷列间空调内的冷冻水流量。
为了保证获得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在上述步骤3)中,在机柜入风口、导风通道内部、水冷列间空调出风口分别安装有三个温度传感器,且处于机柜入风口或导风通道内部或水冷列间空调出风口的三个温度传感器等间隔设置,以选取机柜入风口或导风通道内部或水冷列间空调出风口的温度数据平均值作为该处的温度。
优先选择,所述机柜为标准机柜。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水冷列间空调制冷量的测试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没有焓差实验室的情况下,通过搭建密封测试环境并记录多个位置的温度数据和冷冻水的水温数据,来简便快捷的得出水冷列间空调的制冷量,为产品研发提供重要参照,且本方法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精确获得水冷列间空调的制冷量,而在于通过测量结果快速完成产品优化,从而极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8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波炉
- 下一篇:一种微波炉的防微波泄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