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4155.9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晶晶;康健;高琍玲;张玉岁;朱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高春涛 |
地址: | 212405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 复合 吸声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
背景技术
声屏障是位于声源与受声点之间的具有足够面密度的声遮挡结构,利用声源两侧局部地区建造的有限长声屏障可使声源的运行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有一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以改善周围环境的声环境质量。这样的设施就称为声屏障。声屏障的作用是阻挡直达声的传播,隔离透射声,使绕射声有足够的衰减。目前声屏障种类很多,根据材料可以分为有机、无机和金属声屏障三大类。无机声屏障典型代表为玻璃钢声屏障,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耐光、耐老化性能以及成色不宜控制,而且成本很高;金属声屏障典型产品为铝合金声屏障,他有很多优点诸如美观、防腐性能强,便于运输和安装;但是成本最高,振动频率同车辆振动频率接近,变形量大,后期安全系数低,不能一劳永逸,后期维护费用高,所以不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针对以上两种材质,无机材料声屏障具有成本低、后期维护费用低、电绝缘性能好、结构安全高等优点,但是一般无机材料声屏障的吸声性能有限,本发明中的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声性能好,力学性能优良的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主要由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合面层、第一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材料层、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背层依次粘贴在一起。
进一步地,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主要由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合面层、第一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材料层、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隔层、第二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材料层和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背层依次粘贴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合面层和背层均主要是由水泥、珍珠岩、中砂和φ6mm的钢筋所组成,其中钢筋作为承重骨架浇筑在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内,以增加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的抗风压性能和抗弯曲断裂荷载等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隔层不含钢筋骨架。是由于面层和背层的强度已经达到要求,为节省成本,故隔层不含钢筋骨架。
进一步地,每立方所述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中,珍珠岩为1.15-1.30m3,水泥量250-360kg/m3,中砂量240-320kg/m3,造孔剂量为0.8-1.5kg,矿物纤维为0.3-0.8kg,憎水剂为1-8kg,加水量为100-200kg。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合面层为波浪尖劈型,以提高复合吸声板的吸声性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聚酰亚胺作为内部吸声材料,安装过程中,无玻璃纤维等刺激人体皮肤和器官的有害物质飞出,安全环保;(2)采用两层吸声结构,可大大提高产品的吸声性能;(3)采用钢筋作为承重骨架浇筑在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内,可大大提高产品抗风压和抗弯曲断裂荷载等力学性能;(4)面层采用波浪尖劈型,可增加声波能量损失,提高吸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中,
珍珠岩为膨胀珍珠岩,密度在50Kg/m3-70Kg/m3之间。
水泥为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中砂是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砂,密度在1400Kg/m3-1500Kg/m3之间。
矿物纤维的平均长度在1.0~4.0mm之间,纤维平均直径在3.0~8.0μm之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非金属复合吸声板声屏障,主要由波浪尖劈型的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合面层、第一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材料层、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隔层、第二聚酰亚胺泡沫吸声材料层和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背层依次粘贴在一起。
其中,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合面层和背层均主要是由水泥、珍珠岩、中砂和φ6mm的钢筋所组成,其中钢筋作为承重骨架浇筑在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内。所述水泥珍珠岩复合吸声板隔层不含钢筋骨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4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