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净化空气污染物的基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27059.3 申请日: 2015-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5055453B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佘君;朱蕾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5/644 分类号: A61K35/644;A61P11/00;A61P31/04;A61P31/12;A62B23/06;A41D13/11;B01D39/00
代理公司: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李阳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净化 空气 污染物 基质
【说明书】:

发明涉及蜂蜡和以蜂蜡为主的基质净化空气污染物的应用。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提供了蜂蜡在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应用,以蜂蜡为主要成分的基质利用蜂蜡独特的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协同鼻毛的生理功能,从而真正的阻挡污染物、净化空气。这种基质可以是液体,半固体或固体。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在公共场合或家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对空气污染物过滤、粘附和抗氧化的基质。

背景技术

“雾霾”日渐成为近年来的最热关键词,而且其发生似有愈演愈烈之势。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主要由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组成,其中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是主要大气污染物。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会排放大量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升高,如果处于静稳天气等情况,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所以雾霾天气常在秋冬季节肆虐。此外,2013年起,我国多个城市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将臭氧也列为监测指标。初步结果提示,在夏秋季节,我国许多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臭氧污染。与PM2.5相比,臭氧污染更具隐蔽性,即使是晴朗的蓝天,特别是少云、无风的天气,也容易出现臭氧污染。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就经常存在PM2.5和臭氧双超标现象,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环境问题。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等污染源混合作用都能导致雾霾和/或臭氧的形成,它们被吸入呼吸道后,可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传染病等,严重者会致死。研究显示,吸入PM2.5含量过高的空气可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或过早死。机动车尾气排放则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在光化学反应下形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臭氧污染,会引起咳嗽、胸闷,并有可能加重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使肺功能减退,高浓度长时间暴露则使肺组织永久性伤害。空气中的一些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肝肾功能、血液系统产生损害。空气中还存在许多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有些就附着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上,随气流运动,并能播散到很远的地方。所以针对这些空气污染物,加强个人的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迄今国内外尚缺乏对这些空气污染物都能兼顾的有效个人防护措施。1.戴口罩是最常见的防护方法,专业的防护口罩佩戴需要完全贴合脸部轮廓,否则污染物从口罩和面部之间的间隙漏进口罩内的量远高于滤料量,达不到防护效果;但长时间正规佩戴则会感觉憋闷难受;若反复使用污染更严重。2.室内空气净化器能有效的去除PM2.5颗粒,但它对阻挡臭氧毫无作用,有些净化器本身还会产生臭氧,使用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不仅如此,如遇湿度大的环境,无论是口罩还是空气净化器都容易滋生霉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3.此外,市面上一些防雾霾小发明,如防微尘窗纱应该有作用,但最近清华大学的一项结果显示,室内细颗粒物的污染重于室外,这似乎使防微尘窗纱失去了用武之地;又如鼻塞等,需要将固体装置塞入鼻腔,尽管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花粉、病菌等有害物质,但它也限制了鼻腔内分泌物的排出,使人体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限。4.粉尘阻隔凝胶似乎对阻挡细颗粒物有效,但或许材质本身的原因,对气态污染物和脂质污染物似乎不佳。所以新型个人防护空气污染物的研发很有必要。

鼻腔是呼吸道的大门,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生长在鼻腔粘膜上的鼻毛,担负着阻拦灰尘和细菌等有害物质随呼吸进入体内的使命。。被鼻毛阻挡的灰尘和细菌再由鼻腔粘膜分泌出来的粘液粘住,形成鼻涕而排出体外。较大的异物,鼻毛不但拦阻,还向神经系统传递信息,引起打喷嚏清除它们。鼻腔粘膜还可分泌免疫球蛋白A,阻止入侵的病菌。同时,鼻毛还能温暖空气,把温暖的空气送入肺中,以维持呼吸通道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气管-支气管运送痰液、肺部的气体交换等。鼻腔黏膜和鼻毛对大颗粒物的清除作用较好,但对吸颗粒物和化学物质的清除作用较差,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人类鼻腔内鼻毛的优良防护效果;在此基础上,研制出能协同它的物质,使得吸入空气进一步过滤净化。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7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