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油管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21753.4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9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姜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1 | 分类号: | B60K15/01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配件领域, 具体地说是应用在车辆上用以将燃油从油枪输送到油箱内的一种加油管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轿车的需求量也随着猛增。汽车通常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并配有油箱,为了便于油箱的密封和加油,油箱的加油口都设置有专用的加油管。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加油管的加油端内通常都设有在加油时能防止燃油溢出的螺纹管体,螺纹管体一般采用压装方式安装在加油管内,由于螺纹管体不仅要与加油管固定配合,还要与油箱盖螺旋配合,因而导致其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同时传统的加油管的加油端还直接暴露在外面,因而加油端很容易碰坏,而加油端一但损坏则整个加油管也就报废了,导致意外损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端口密封性好、加油顺畅、质量可靠,并能防止燃油外溢和加油端碰损的一种加油管总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油管总成,包括加注油管和焊接旁通在加注油管上的通气管,加注油管中过盈配合设有能防止加注燃油外溢的注油颈,加注油管的前部扩径形成有注油颈段,并且该注油颈段的前端具有再扩径形成有注油腔的注油端,注油端套配焊接有防护凸缘,注油颈固定安装在与注油腔连通的注油颈段的颈腔上腔口中,注油腔的腔壁上滚压成型有与油箱盖螺旋配合的内螺纹,该注油腔的腔口挤压成型有与油箱盖密封配合的密封弧形面。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防护凸缘包括与注油端外壁固定套装配合的短柱体和与短柱体一体相连周向能将注油端罩护其中的凸缘罩,凸缘罩的罩口平面与短柱体的中心轴线具有65度的倾斜夹角。
上述的注油颈包括外周壁与注油颈段颈腔内壁过盈配合的柱形管段,该柱形管段的下部渐缩形成有收缩段,并且收缩段的尾端具有加注油枪枪头能伸入的柱形注油口,收缩段与注油颈段颈腔内壁间形成有下开口渐大的燃油防溢腔,该收缩段上开有连通燃油防溢腔与注油腔的放气通道孔。
上述的通气管出气端焊接固定在加注油管的注油颈段上,并且通气管的出气口连通在靠近燃油防溢腔的颈腔中。
上述的加注油管上靠近注油颈段处焊接安装有上焊接支架,上焊接支架包括与加注油管外圆周面相适配的凹弧段和直板段以及连接凹弧段和直板段间的S形段;直板段上开有定位孔,该定位孔配设有能与油箱上的焊接螺栓连接配合的焊接螺母。
上述的加注油管上焊接有起支撑作用并能固定加注油管和通气管空间走向形态的大焊接支架和小焊接支架,大焊接支架和小焊接支架均与通气管焊接相连接。
上述的通气管的展开长度大于加注油管的展开长度,加注油管的出油口朝向与通气管的进气口朝向相距90度。
上述的通气管上位于进气端安装有下焊接支架。
上述的通气管的进气端端口滚压有进气凸嘴,并且进气端上与进气凸嘴前环形端面相距26毫米处加工有气管环形凸圈。
上述的加注油管的出油端端口滚压成型有出油凸嘴,并且出油端上与出油凸嘴前环形端面相距35毫米处加工有油管环形凸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加注油管的前部扩径形成有注油颈段,注油颈段的前端具有再扩径形成有注油腔的注油端,注油端套配焊接有防护凸缘,注油颈固定安装在与注油腔连通的注油颈段的颈腔上腔口中,注油腔的腔壁上滚压成型有与油箱盖螺旋配合的内螺纹,该注油腔的腔口挤压成型有与油箱盖密封配合的密封弧形面。本发明为海马轿车上使用的一种加油管总成件,该总成件将加注油管、通气管、注油颈、防护凸缘等部件集成组装成一体,大大地简化了在与车辆油箱组装时的安装程序,加油管总成加注油管的技术性能要求是:施加100KPa的压力,保持1分钟不泄漏。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洁、加油顺畅、密封性好且安全系数高,并能防止燃油外溢和注油端碰损,可满足当前汽车市场的加油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是图2中C-C向的剖视图结构图;
图5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结构图;
图6是图3中B-B向的剖视图结构图;
图7是图2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注油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注油颈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防护凸缘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防护凸缘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1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