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测试的接触装置和测试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9842.5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SC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城南***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接触 装置 插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的接触装置和电力测试插座。所述接触装置用于将测试目标装置的终端电连接到检查设备的垫片。所述接触装置包含第一板部件、第二板部件和弹簧,所述弹簧以相对可滑动的方式支撑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本发明的接触装置和电力测试插座能够被外壳的内壁最低限度地磨损并且具有长使用期限。
相关申请案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主张2014年7月1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第10-2014-0090347号韩国专利申请案的权益,所述申请案的揭示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的接触装置和电力测试插座,并且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经配置以被外壳的内壁最低限度地磨损的并且因此具有长使用期限的用于测试的接触装置和电力测试插座。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装置与检查设备之间的稳定电连接在检查装置的电力特征时是必要的。为此目的,电力测试插座通常用于将检查设备连接到待检查的装置。
此类电力测试插座的功能是将装置的终端连接到检查设备的垫片以允许装置与检查设备之间的电信号的双向传输。电力测试插座的实例包含使用导电橡胶部分作为触点的导电橡胶类型插座以及使用金属顶针和弹簧作为接触单元的弹簧式顶针类型插座。此类导电橡胶类型插座的弹性导电部分连接到待检查的装置的终端。此类弹簧式顶针类型插座的金属顶针连接到待检查的装置的终端,并且当装置连接到弹簧式顶针类型插座时弹簧吸收机械冲击。
在现有技术的此类电力测试插座当中,由安置在圆筒中的金属顶针和弹簧构成弹簧式顶针类型插座是相对昂贵的。因此,已经研发出使用便宜的板类型金属顶针的插座,如图1到图5中所示。
使用此类便宜的板类型金属顶针的电力测试插座的一个实例在图1和图2中说明。参考图1和图2,示例性电力插座包含两个相同的接触顶针2和一个螺旋弹簧3。接触顶针2中的每一个包含钩状突出物4、挂钩孔5、凸缘6和顶针尖端2A。钩状突出物4的数目是两个并且面向彼此,并且支撑杆4A支撑钩状突出物4。两个钩状突出物4位于接近彼此处但是彼此分开。挂钩孔5形成用于与钩状突出物4耦合。为此目的,挂钩孔5具有对应于钩状突出物4的宽度的矩形形状。因此,如果两个接触顶针2以其间的90°的扭转角在相互面对的方向上耦合在一起,那么两对钩状突出物4钩在彼此上并且因此不会彼此分离。凸缘6与螺旋弹簧3接触。由于两个接触顶针2以90°的扭转角在螺旋弹簧3中耦合到彼此,螺旋弹簧3的两端接触凸缘6。以此方式,接触单元1以堆叠方式形成。顶针尖端2A形成于接触单元1的两端上,其中两个接触顶针2以堆叠方式耦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使例如电极等部分与顶针尖端2A接触以用于形成电连接。
另外,现有技术的示例性电力测试插座公开于第10-1310672号韩国专利中,如图3到图5中所说明。具体来说,所公开的电力测试插座主要包含电路板15、下部外壳16、上部外壳17、框架(未示出)、导向板19和接触单元20。
接触单元20中的每一个包含:第一柱塞,其具有板形状并且与部件接触;第二柱塞63,其具有板形状,第二柱塞63与第一柱塞重叠并且与具有较大接触面积的另一部件接触使得所述部件可以通过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电连接;压缩盘簧64,其以某种状态组合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其中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的接触截面(用于接触的区域)面向相反方向,压缩盘簧64围绕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的耦合部分并且与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的弹簧支撑部分接触以便允许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相对于彼此滑动。
第一柱塞是单个的,并且第二柱塞63的数目是两个(相反的情况也是可能的)。具有板形状的第一柱塞的耦合部分安置在具有板形状的第二柱塞63的耦合部分之间。第一柱塞的耦合部分比第二柱塞63的耦合部分更宽,并且压缩盘簧64的两端的内径等于或小于彼此重叠的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63的耦合部分的截面的外切圆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SC,未经株式会社IS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9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