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6418.5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祁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42;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吕爱霞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串行 接口 转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包括:公头串行接口、母头串行接口、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和自适应开关电路;其中一个串行接口的2脚和3脚分两路依次串联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自适应开关电路;该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用于将从2脚和3脚中检测到低电平的一路转换为高电平后,输出至自适应开关电路;所述自适应开关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公头串行接口和母头串行接口,利用接收到的高电平执行公头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连接母头串行接口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命令。利用上述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实现了串口线序的确定及自动配置功能,避免了在未知设备接口详细配置的情况下,利用普通转接线进行串口的互联互通导致错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串行接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头对母头串行接口转接线的联线形式一般采用:交叉式或直连式连接,其中交叉式(如图1所示)为一头2脚与另一头3脚相连接,直连式(如图2所示)为一头2脚与另一头2脚相连接,一头3脚与另一头3脚相连接,其他脚有地线和一些收发控制线均采用直连方式连接。上述串行接口的2脚、3脚是数据收发脚,用于完成数据的交换功能,此时如果无法确定被转接的两个设备的输出形式,当两个设备彼此的发送端之间相连、接收端之间相连在一起时,就会使得两端的发送或接收均在一条数据线上,从而导致无法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
例如:对于图1所示的转接线,当连接的两台设备的接口一个是2脚作为发送端,另一个是3脚作为发送端,则在这种情况下两端的发送在一条线上导致无法进行数据通信;而对于图2所示的转接线,当连接的两台设备的接口均是2脚作为发送端,则在这种情况下两端的发送在一条线上也会导致无法进行数据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的串行接口转接线在连接两个设备后,由于无法实现数据发送端与接收端自动匹配的功能,从而在管脚接错的情况下导致无法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利用该转接线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发送端与接收端自动匹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包括:公头串行接口、母头串行接口、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和自适应开关电路;其中一个串行接口的2脚和3脚分两路依次串联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自适应开关电路;该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用于将从2脚和3脚中检测到低电平的一路转换为高电平后,输出至自适应开关电路;所述自适应开关电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公头串行接口和母头串行接口,利用接收到的高电平执行公头串行接口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连接母头串行接口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的命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源电路,所述的电源电路与反向比例电压调理电路并联,用于将2脚或3脚输出的低电平转换成电路的供电电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源电路采用MAX860芯片将2脚或3脚输出的低电平转换成高电平进行供电。
本发明的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通过分别检测其中一个串行接口的2脚和3脚的电平,以确定该串行接口的发送脚和接收脚,然后驱动自适应开关把设备之间的发送端与接收端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串口线序的确定及自动配置功能,避免了在未知设备接口详细配置的情况下,利用普通转接线进行串口的互联互通导致错误的问题;因此,极大的方便了串口应用人员的使用,省略了串口线序检查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公头对母头的交叉式串行接口的转接线结构图。
图2是现有公头对母头的直连式串行接口的转接线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公头对母头的自适应串行接口转接线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适应开关电路内自动配置电路完成互联的电路拓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6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线板
- 下一篇:安装SMB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新型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