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科用喂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15815.0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5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康梅娟;李征;牛桂林;王洁;马菊;肖海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梅娟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工***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科 用喂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科病人使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喂药器。
背景技术
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等病的内科病人一般需要卧床休息治疗,在床上静卧期间,病人常需要服用液体类药物,但是对于这类病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由于身体虚弱,大多数药液都不能自主服用,需要用汤勺灌输,十分麻烦,有时药液还会漏出,污染病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供一种利于服药、使用方便的内科用喂药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科用喂药器,包括注射筒体,注射筒体内密闭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后侧连接有推杆,注射筒体前端一体固定密闭连通有注射嘴,其特征在于,注射筒体外面左右对称分别连接有撑口支架,每个撑口支架都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滑架,滑架为“[”型,滑架的两个自由端与注射筒体固定相连,滑架与注射筒体之间围成的空间为滑槽,上下两个滑槽内共同前后活动连接有连轴,两个滑架之间的连轴上同时一体固定连接有压板和连板,压板位于连板后侧,压板与连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连板前端一体固定连接有撑口板,撑口板与连板之间的夹角也为钝角,撑口板的前端相对于连板向内倾斜设置,左右两个撑口板的前端合并后接触在一起,两个撑口板合并后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注射嘴位于两个撑口板围成的空间内。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主动活塞和从动活塞,从动活塞位于主动活塞前侧,主动活塞和从动活塞均与所述注射筒体内壁密闭滑动相连,主动活塞中间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通透的穿槽,所述推杆前端从穿槽内密闭穿过,且推杆与主动活塞还相对旋转连接;从动活塞的后面中间向前凹陷形成凹坑,凹坑内带有内螺纹,推杆前端带有能与凹坑内的内螺纹相连接的外螺纹;主动活塞上沿其厚度方向还开设有通透的通气槽,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能够封堵通气槽的堵塞。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活塞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通气槽和穿槽均与内腔相通,所述堵塞位于内腔内。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为中空的圆柱形状。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与堵塞通过连杆一体固定相连。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后端一体固定连接有推柄,所述注射筒体后端口外面一体固定连接有挡环。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板与连板之间的夹角为150°至170°;所述压板与连板之间的夹角为140°至160°。
根据所述的内科用喂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板与连板之间的夹角为160°;所述压板与连板之间的夹角为145°。
本发明在普通注射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注射器可将药液注射到病人口中,为了病人张嘴服药,本发明在注射筒体的两侧设置了撑口支架,当病人服药时,先将撑口板插入病人口中,然后同时按捏两个压板,两个撑口板张开(参见图8),病人的嘴便会被动撑开,对于不能自主服药的病人便可进行喂药。由于病人通过注射的方式服药,因此药液一般不会漏出,既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确保了药物的疗效,给病人和护理人员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主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推杆与堵塞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撑口支架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推柄;2、推杆;3、挡环;4、注射筒体;5、压板;6、滑槽;7、滑架;8、连轴;9、主动活塞;10、内腔;11、外螺纹;12、凹坑;13、从动活塞;14、连板;15、注射嘴;16、撑口板;17、通气槽;18、连杆;19、堵塞;20、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梅娟,未经康梅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5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