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轮胎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3688.0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原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帅鹏 |
主分类号: | B60C25/125 | 分类号: | B60C25/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4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轮胎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能够减少劳动强度的省力工具。尤其是经过两道省力装制,从而使操作者省时省力地将轮胎边和钢圈边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采用的夹胎工具,是只具有一道省力装制的杠杆夹胎工具,将轮胎平放在刀口位置,利用单级的杠杆,支点,刀口,来实现刀口咬合,完成轮胎边与钢圈边的分离。但是有许多轮胎张力过紧或生锈,轮胎壁薄,从而很难将其夹开分离。一般的夹胎工具对于这些问题,太过于费时费力,而对于一些电车的轮胎补胎时,一般的夹胎工具头部太重,而且手抦部分很难用力。
为了克服现有的普通夹胎工具的费时,费力和力量不足的情况。本发明工具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夹胎工具,该发明工具不仅能够轻松的实现将轮胎边与钢圈边夹开,而且对于难以夹开的轮胎,也能轻松夹开,无需第二个人给于帮助,特别是夹胎工具的头部不会让操作者感到笨重,本身重量也比一般夹胎工具要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工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双向两级杠杆加力。用力在杠杆手抦上,经第一支点,撬动阻力点,再经第二、三支点、 定位钢柱、钢柱定位板,利用杠杆两级撬动,来完成虎口的张开关闭,达到增加虎口处的咬合力度。当第一橇杆抬起时,隨着橇杆的升高,经第一支点、阻力点来撬动第二撬杆,使第二撬杆向内侧移动,再经第二、第三支点、定位钢柱,使虎口慢慢向外侧移动,从而达到虎口的张开。反之,第一撬杆向内侧合起时,同样经第一支点,阻力点,撬动第二撬杆,使第二撬杆向外侧移动,再经第二、第三支点、定位钢柱,使虎口慢慢向内侧移动,来完成虎口闭合。
本新型工具经济实用,结构简单,能够轻松省力、快捷地双向两级加力将轮胎边从钢圈边上分离。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工具进行说明。
一、图1是发明的实物结构图。
二、图2是真空胎夹的一个张开结构图。
三、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纵面构造工作图。
图中:(1)虎牙(2)虎口定位板(3)定位钢柱(4)第二支点(5)第三支点(8)第一支点(6)(7)阻力点(9)限位杆(10)(15)手抦(第一杠杆)(11).(16)第二杠杆(12)钢柱定位板(13)钢圈(14)轮胎(17)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第一杠杆(10)(15),支点(8).阻力点(6).(7),限位杆(9),相互组合,组成第一增力阶段。
第二杠杆(11)(16),定位钢柱(3),支点(4)(5),钢柱定位板(12),虎牙(1),虎口定位板(2),相互结合,组成第二增力阶段。两个增力阶段合二为一,使虎口的力量加大,从而达到将轮胎边与钢圈边成功分离。
在图2中,动力作用在第一杠杆(10),(15),经支点(8)向两边张开,利用杠杆原理,使阻力点(6)(7)向内侧合并,把动力传递给第二杠杆(11)(16),再经定位钢柱(3),经支点(4).(5),钢柱定位板(12),使虎口(17)慢慢张开。
在图3的实施例中,动力作用在第一杠杆(10)(15)上,向外侧张开,经支点(8),阻力点(6)(7),传递力量给第二杠杆(11)(16),再经支点(4)(5),定位钢柱(3),钢柱定位板(12),虎口(17)张开,此时将被拆的轮胎总成放入虎口处(17),由虎口定位板(2)放在钢圈(13)边和轮胎(14)内圈边上,使虎口定位板(2)能够将钢圈(13)和轮胎(14)拦柱,起到定位作用,虎牙(1)放在轮胎(14)内侧,紧贴钢圈(13),此时将第一杠杆(10)(15)向内收,利用杠杆的撬力,经支点(8),阻力点(6)(7)向外移动,将力传给第二杠杆(11)(16),第二杠杆(11)(16)慢慢向外侧移动,力量再经支点(4)(5)、定位钢柱(3)、钢柱定位板(12),使虎口(17)合并,将轮胎边从钢圈边上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帅鹏,未经原帅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3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