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和人工晶体植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13214.6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长坂信司;夏目明嘉;井上隆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德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善来;李雪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晶体 植入 器具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和人工晶体植入系统,所述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包括:柱塞,将能变形的人工晶体沿推出轴向眼内推出,所述人工晶体具有光学部和从所述光学部的周围向外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承部;设置部,以将至少一个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所述光学部更靠基端侧的状态设置所述人工晶体;以及轴外移动部,通过从与所述推出轴不同的方向推压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所述人工晶体的所述支承部,使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所述人工晶体的所述支承部变形和移动。按照所述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和人工晶体植入系统,能将人工晶体恰当地弯折并射出。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4年07月14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144132号的优先权,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和人工晶体植入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白内障手术的一种手术方法,通常采用摘出晶状体后植入人工晶体以替代晶状体的方法。人工晶体从患者眼的切创植入眼内。为了减小切创,广泛使用的方法是使用柔软的人工晶体。利用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将所述人工晶体弯折使其变小后植入眼内。作为广泛使用的柔软的人工晶体,具有提供患者眼的屈光度的光学部以及在眼内支承光学部的支承部。
已知的用于向眼内植入柔软的人工晶体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具,使人工晶体的支承部弯曲,并将支承部的一部分配置在人工晶体的光学部的光学面的上方。随后,光学部变形并被植入眼内(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351196号)。此外,按照其他已知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将人工晶体的支承部弯曲并将其夹入人工晶体的光学部的基端与推出构件的前端之间。通过在将支承部夹入光学部与推出构件之间的状态下用推出构件推压支承部,将人工晶体整体推出(参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号WO2011/048631)。
如果不能使支承部恰当地弯折,则人工晶体的植入有时会出现障碍。例如,在人工晶体的推出中存在支承部破损的可能性。此外,如果不能使支承部恰当地弯折,则还存在有支承部在眼内向意外的方向复原的可能性。在支承部向意外的方向复原了的情况下,手术操作者使用镊子等在眼内移动支承部,因此,增加了手术的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恰当地弯折并射出人工晶体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和人工晶体植入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和人工晶体植入系统具备如下的构成。
(1)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其通过使棒状的柱塞沿推出轴前进,将具有光学部和从所述光学部的周围向外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承部的能变形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所述人工晶体植入器具包括:设置部,以将至少一个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所述光学部更靠基端侧的状态设置所述人工晶体;以及轴外移动部,是与所述柱塞不同的构件,通过变形与后方支承部抵接,并从与所述推出轴不同的方向推压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所述人工晶体的所述支承部,使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所述人工晶体的所述支承部变形和移动,所述人工晶体植入器具还包括应力发生部,所述应力发生部向所述轴外移动部提供用于使所述轴外移动部推压所述支承部的应力,所述轴外移动部由弹性材料形成,通过所述应力发生部与所述轴外移动部接触,由此所述轴外移动部变形并推压所述支承部,所述应力发生部利用将在所述推出轴的轴外保持的所述人工晶体向所述推出轴上移动的应力,与所述轴外移动部接触,并向所述轴外移动部提供应力,所述轴外移动部利用被提供的所述应力变形,并推压所述支承部。
(2)一种人工晶体植入系统,其通过使棒状的柱塞沿推出轴前进,将预先填充的、具有光学部和从所述光学部的周围向外侧延伸的一个或多个支承部的能变形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所述人工晶体植入系统包括:设置部,以将至少一个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所述光学部更靠基端侧的状态设置所述人工晶体;以及轴外移动部,是与所述柱塞不同的构件,通过变形与后方支承部抵接,并从与所述推出轴不同的方向推压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所述人工晶体的所述支承部,使设置于所述设置部的所述人工晶体的所述支承部变形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德克株式会社,未经尼德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13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