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医疗服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1850.7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西公用医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郭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医疗 移动智能终端 服务系统 移动医疗设备 服务平台 数据交换 传感器 无线通讯技术 远程无线通讯 问题提供 医疗信息 远程治疗 医疗 传输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医疗服务系统,包括:传感器、移动智能终端以及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传感器通过近程无线通讯技术进行数据交换,所述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移动医疗服务平台通过远程无线通讯技术进行数据交换。本发明提出的移动医疗服务系统可以为就医难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途径。人们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将医疗信息传输给远程的医疗中心,医疗中心也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开展远程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医疗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流程化程序还有待提高,还远未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用户与医疗机构间的数据无法互通;医院内部,医院与客户沟通效果不够理想;医疗机构之间,同一患者的就医数据、个人健康档案无法共享。同时移动应用涉及技术的多样性和实施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无处不在”的移动医疗设置了障碍。现行的一些移动医疗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功能相对简单,并不能真正实现实时移动应用,或多或少会受地域上的限制,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开放性也有待提高。
在新一轮医疗改革的浪潮中,如何解决医院方面看病难、看病贵是头等要解决的问题。导致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效率不高、医疗知识不足、护理不当等医疗机构的软、硬件问题都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医疗信息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医院成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型通讯技术被研发并迅速推向市场。如何在传统的医疗信息解决方案中融入现代新型通讯技术,使两种结合起来,在医院信息改革中被实施和合理的应用,解决医院如何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的问题将会是医疗信息化改革中被探索的一个热点。
移动应用能够高度共享医院原有的信息系统更加具有机动性和灵活性,通过移动应用能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移动应用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医疗差错,能有效减少因在实施护理交接时的信息不对称,或者时间上管理不当,病人信息采集错误或者病人护理等方面的失误。
对于“移动医疗”,国际医疗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较差,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医疗可以很大程序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医疗问题。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随着低成本的手机及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对移动及移动医疗设备提出了他们自己的解决之道。
移动医疗服务因其方便、灵活的特点,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就医,但移动医疗服务即将改变这些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实时实地地获得医生的建议,或是各种与自身健康相关的资讯,甚至可以直接获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服务,可以节省大量用户前往医院就医的时间和成本(如排队等产生的时间,挂号、交通产生的成本),实时的医疗监控会更好地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变治病为防病,因此,移动医疗服务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移动医疗服务技术通过各种先进的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实时的医疗服务,无论患者是在家中还是在路上,都可以接受医生的医疗监护。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终端设备接受对健康有益的医疗资讯、医生的嘱咐等;也可以通过随身佩戴的传感器获得自身的体征信息,供自己查看或传递给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医生进行交互,实现远程就诊的过程;医疗信息平台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向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掌上资讯等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西公用医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西公用医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18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易颅内血肿穿刺定位仪
- 下一篇:活检针装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