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重力多效烟气回收及烟气净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01045.4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4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力;朱宝璋;冯志豪;朱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浩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卫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56;B01D53/58;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烟气 回收 净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放气体净化处理领域,特别是适用于所有需要燃煤、燃气、燃油、生物质等燃烧的锅炉、发电及化学反应产生有害气体等的行业的大气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针对排放烟气的处理都是第一级旋风加喷淋除尘然后吸收塔用石灰浆喷淋吸收反应。做得比较好的采取二级吸收塔吸收,第一级用石灰浆喷淋吸收反应、第二级用氨水喷淋吸收反应。通常这种用吸收塔的方法称为湿法处理。另外一种是利用高温SCR催化剂催化吸收剂直接对烟气进行吸收,这种方法称为干法。利用高温SCR催化对烟气直接催化吸收的干法很大程度解决氮氧化物的排放但是SCR催化剂非常昂贵,并且要定期更换。每更换一次都要停机费时费钱,不利于长期连续运行的的功放条件,平均下来的运作成本比较高。因此目前大多数烟气处理方法都是采取湿式,由于湿式法都是采用吸收反应塔来完成。众所周知的湿式吸收反应塔基本上都是吸收反应液从上往下喷淋而烟气从下往上走的过程达到传质交换进行吸收反应。由于在吸收反应过程是在自然的重力作用下进行,如果要做到去除有害烟气比较好的效果,则必须要把吸收反应塔做得很大很大,造成整个项目占地面积很大投资也很大,并需要过量吸收反应液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而进行反应后的吸收反应液也需另行处理,否则易成为二次污染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650859Y“超重力脱硫除尘机”、实用新型专利CN201275461Y“旋转脱硫除尘消烟系统”等提出能有效地提高烟气脱硫效果,但是还是解决不了复杂的烟气系统的处理及净化问题,其基本还是采用吸收反应液从上往下移动而烟气从下往上移动的方式,每个吸收塔的功能依然是单一的,如果需要采用不同的吸收液进行不同的处理步骤则仍需要建立若干个吸收塔来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超重力多效烟气回收及烟气净化方法,其最有效地进行烟气回收及烟气净化,能耗小,损耗低,设备体积小,投资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上述方法的超重力多效烟气回收及烟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重力多效烟气回收及烟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横向依次设置两级以上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超重力反应区,各个超重力反应区用于产生超重力及传质交换的旋转机构的转轴水平设置,各个超重力反应区的反应液输入机构各自独立,可输入相同或不同的反应液,输入的反应液只在该超重力反应区与经过的气体进行传质交换。
传质交换中,反应液分散在跟转轴同步转动的旋转填料的表面与气体进行传质交换。
所述各个超重力反应区的反应液分别选自水、碱水、石灰水、氨水、尿素、次氯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所述的转轴的转速为200-1400rpm。
各个所述的超重力反应区的反应液回收机构各自独立。
一种超重力多效烟气回收及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两级以上气体通道相连通的超重力反应区;各个超重力反应区中设有用于产生超重力及传质交换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的转轴水平设置;各个超重力反应区设有各自独立的反应液输入机构,输入的反应液只在该超重力反应区与经过的气体进行传质交换。
所述的旋转机构位于超重力反应区的气体通道中,旋转机构包括转轴以及与转轴连接并同步转动的旋转填料;旋转填料与下一级超重力反应区之间设有密封件。
所述的转轴为中空管状,管壁对应旋转填料中部位置上设有若干喷水孔,各级超重力反应区的转轴内不连通;反应液输入机构为与转轴内部连通的输液管;或者,所述的反应液输入机构为管状,与转轴分离各自独立,包括:支撑引流部分;与支撑引流部分连通并延伸至旋转填料中部位置的喷水部分,该喷水部分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所述的反应液输入机构为用于支承转轴的轴承支座的其中一支固定支承柱,该固定支承柱中空构成所述输液管,固定支承柱径向相对的位置设有供转轴贯穿的两个支承孔,中空管状的转轴在位于两个支承孔之间的位置上径向设有两个以上的入水孔,两个支承柱孔与转轴外表面密封接触。
所述的各个超重力反应区的转轴之间通过相邻转轴端头的凹部和凸部互相嵌合而连接在一起同轴转动;或者,各个超重力反应区的转轴为一根一体化的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浩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卫红,未经广州市浩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卫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01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