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腰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9992.6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黎;沈才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18;B63C9/20;A41F9/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腰带 | ||
1.一种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腰带本体(2)、激发装置(3)、腰带扣(11);所述腰带本体(2)上设置有气囊(1),腰带本体(2)的腰带扣(11)上设置有一个激发装置(3),所述激发装置(3)包括按钮(4)、挡片(5)、凸点(6)、弹簧(8)、升降圆柱筒(9)、凹槽(10)、电磁阀(17)、蓄电池(23)、电磁阀控制电路;所述腰带本体(2)的腰带扣(11)上设置有凹槽(10),凹槽(10)内设置有按钮(4)、挡片(5)、凸点(6)、挡块(7)、弹簧(8)、升降圆柱筒(9);其中按钮(4)设置在腰带扣(11)的外侧且裸露在外便于按下,按钮(4)里侧与升降圆柱筒(9)的外端相连接,升降圆柱筒(9)的内端与弹簧(8)的一端相连,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腰带扣(11)的内侧,升降圆柱筒(9)靠近外端上设置有挡片(5),凹槽(10)一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点(6),挡片(5)一端与蓄电池(23)相连,凸点(6)与电磁阀控制电路相连,电磁阀控制电路与电磁阀(17)相连;当按下按钮(4)时,使得升降圆柱筒(9)上的挡片(5)与凸点(6)接触连接;电磁阀控制电路通电从而控制电磁阀(17)的关闭;所述气囊(1)内存有救生颗粒;
所述腰带扣(11)上还设置有报警器Ⅰ(24)、报警开关(25)、报警电路,所述报警开关(25)与蓄电池(23)相连,报警开关(25)与报警器Ⅰ(24)相连用于打开报警器Ⅰ(24)进行声音报警,报警开关(25)与报警电路中的无线发射模块(26)相连用于提醒外界有人发生意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7)设置在气囊(1)一侧,当外界的水由电磁阀(17)直接进入气囊(1)内与气囊(1)中的救生颗粒反应生成气体从而把气囊(1)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本体(2)与气囊(1)之间设置有一个储水环层(22),储水环层(22)由腰带本体(2)外侧与气囊(1)的气囊内层(21)围成的空间组成,电磁阀(17)设置在储水环层(22)靠近腰带扣(11)一侧的开口处,气囊内层(21)为既能密封气体又能透水的生物膜,腰带本体(2)以及气囊(1)的气囊外层(20)均密不透水,当外界的水由电磁阀(17)进入储水环层(22)中再由气囊内层(21)透进气囊(1)内部,与气囊(1)中的救生颗粒反应生成气体从而把气囊(1)膨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圆柱筒(9)靠近内端设置有挡块(7),挡块(7)的一侧固定在升降圆柱筒(9)上,挡块(7)的另一端与凹槽(10)的一侧内壁滑动接触,用于支撑升降圆柱筒(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压力传感器Ⅰ(14)、压力传感器Ⅱ(15)、逻辑控制电路(16)、报警灯(18);所述压力传感器Ⅰ(14)设置在气囊(1)中且靠近腰带扣(11)的位置,压力传感器Ⅱ(15)设置在气囊(1)中且靠近腰带尾部的位置,压力传感器Ⅰ(14)、压力传感器Ⅱ(15)均与逻辑控制电路(16)相连,逻辑控制电路(16)与电磁阀(17)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6)若干个,电磁阀控制电路也相应的有若干个,用于更加精确的控制流入气囊(1)或者储水环层(22)中的水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上设置有储藏孔(19),储藏孔(19)内存有救生颗粒,救生颗粒可更换的存储在储藏孔(19)内,储藏孔(19)均匀的分布在气囊(1)外层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为透明的,当所述多功能腰带作为游泳圈使用时,救生颗粒更换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游泳圈呈现不同的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无线发射模块(26)、无线接收模块(27)、报警器Ⅱ(28)、LED灯(29)、整流桥(30)、稳压器(31)、电容C2、电容C3、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T2;所述无线接收模块(27)接收来自无线发射模块(26)发出的信号,无线接收模块(27)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T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2的集电极与报警器Ⅱ(28)相连,报警器Ⅱ(28)同时分别与稳压器(31)、电容C2的一端、LED灯(29)相连,LED灯(29)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接蓄电池(23)的正极,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蓄电池(23)首先接整流桥(30),整流桥(30)再与稳压器(31)相连,电容C3一端接稳压器(31),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99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