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血浆microRNA组成的II、III期胃癌复发标志物及复发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81644.4 | 申请日: | 2015-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8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Q1/688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 地址: | 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发 标志物 胃癌 血浆 核酸分子 预测 非侵入性检查 个体化 低成本 外周血 检测 术后 化疗 创伤 参考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血浆microRNA组成的II、III期胃癌复发标志物及复发预测方法,所述复发标志物由血浆microRNA组成的II、III期胃癌复发标志物,其特征在于,由血浆中多种核酸分子组成,每种所述的核酸分子,编码至少一个microRNA序列;所述的多种核酸分子包含let‑7e,miR‑125b,miR‑148a,miR‑21,miR‑222,miR‑26a,miR‑126和miR‑16。本发明能够在II、III期胃癌患者的循环中发现有预测价值的microRNA标志物,能够快速、准确、低成本地预测复发高危患者,为术后个体化辅助化疗提供参考;能够方便应用于临床,快速有效的在术前检测患者复发风险,检测外周血为非侵入性检查,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血浆microRNA组成的II、III期胃癌复发标志物以及复发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病死率位居第二位。2008年,全球新增胃癌病例达98.9万,死亡病例达73.8万(A Jemal,etal.(2011)CA:a cancerjournal for clinicians 61,69-90)。尽管其全球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亚洲地区仍然为胃癌的高发区。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之一,发病数占全球42%(CF Bosman FT,Hruban RH,Theise ND..(2010))。胃癌病情隐匿,多数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限制了胃癌的早期发现,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
胃癌的治疗主要以采取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Y Shi,et al.(2010)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101,687-692),传统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以及化疗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诊断时已处于进展期、伴有深度浸润或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即使根治性切除术,仍有多数在术后发生复发或转移,而复发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较少超过一年,成为限制胃癌术后生存率的最关键因素。术后辅助放化疗针对的是手术不能完全清除的微转移灶,但若对所有的病人均进行术后辅助治疗,不但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也使很多病人生存质量降低。只有有效区分将高复发风险与低复发风险的病人,实施个体化治疗,对高复发风险的病人加强术后辅助治疗,对于低风险患者减少过度治疗而不增加复发风险,才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然而,胃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特征的患者往往临床结局差异很大。目前传统的TNM分期系统在预测胃癌患者,尤其是II期和III期患者的复发及预后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大约一半的II期患者术后三年会发生复发,而仍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术后三年不会复发。根据传统的治疗方案,一部分早期患者可能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而相反,有些低复发风险的进展期患者可能接受了原本不必要的辅助化疗,并为此接受化疗的毒性和风险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探索胃癌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新的标志物,区分出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对于提供更有效、个体化的胃癌术后治疗十分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1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