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流体磁性颗粒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79282.5 | 申请日: | 2015-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9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贺石中;陈闽杰;冯伟;冼建波;何佳乐;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5/10;G01N15/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林梅繁 |
| 地址: | 51066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流体 磁性 颗粒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状态检测和分析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流体中磁性颗粒成像,以获得磁性颗粒物理特性的检测流体磁性颗粒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检测流体磁性颗粒的技术原理是利用电感励磁方式产生磁力,吸附流体中的磁性颗粒,进行颗粒成像处理,以便检测颗粒的尺寸大小、浓度、形状、颜色、纹理等物理特性。
在现有的一些磁性颗粒检测装置中,例如公开号为CN103983543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镜头和吸附部件分别设置在油液流道的两侧,调焦范围仅1.8倍,这就造成在获取油液颗粒时,由于光的折射或反射,油液中的气泡改变了原本光传递过程中单一均匀的介质,影响磁性颗粒的成像;此外,在检测不透明油液时,不透明油液本身会对成像产生阻碍作用。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考虑光的折射。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斯涅尔定律(Snell's Law)来描述。斯涅尔定律表明,当光波从介质1传播到介质2时,假若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则会发生折射现像,其入射光和折射光都处于同一平面,称为入射平面,并且与界面法线的夹角满足如下关系:
n1sinθ1=n2sinθ2
其中,油液的折射率为1.3~1.5。如果镜头和吸附部件分别设置在流道的两侧,即光传输到镜头需要经过透光片、油液以及油液中的气泡至少三种介质。理想情况下,光从空气穿过均匀的透光片和油液,由上述斯涅耳定律公式可知,光的折射只跟透光片的折射率有关系;但实际情况中,油液中很可能混有气泡等成为不均匀的介质,光穿过气泡的曲面,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和折射,使光线发散。这样获取的颗粒图像受到气泡的影响,在后续计算处理的过程中,对其形状、尺寸、纹理等物理特性检测和分析的精确度会有所影响。
另外,当光照射到油液时,一部分会被吸收,一部分被散射,另一部分直接穿过油液,根据Beel-Lambert定律,即一束单色光照射于一吸收介质表面,在通过一定厚度的吸收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关系为:
其中,A代表吸光度,K是吸收系数或者摩尔吸收系数,l是吸收介质的厚度,c为吸收介质的浓度,I0、It、T分别表示入射光的强度、透射光的强度和透射比。因此,镜头隔着浓度较高的有色油液所采集到的油液中磁性颗粒图像,会由于光强度的减弱而显得不清晰,甚至难以被用于后续处理。
另外,现有流体磁性颗粒检测装置的调焦范围只有1.8倍,也不利于获取清晰的图像,更无法对颗粒的纹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由放大率和光学路径长度、焦距的关系有:
其中,Γ为总放大率,△为光学路径长度,f为焦距,负号表示获取的图像为倒像。因此,按照现有技术要实现调焦范围的扩大,需要增大装置的体积,更换更加昂贵的镜头。这无疑会增加装置的成本,减少设备适宜使用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流体磁性颗粒的装置与方法,消除了流体中气泡对磁性颗粒成像的影响,能检测流体中磁性颗粒的数量、形状、纹理和尺寸。
本发明检测流体磁性颗粒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检测流体磁性颗粒的装置,包括成像模块、吸附模块、控制模块、透光片及图像处理模块;成像模块、吸附模块及透光片设置在流体流道的同一侧;吸附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受控于控制模块而吸附或释放磁性颗粒;透光片固定在流体流道的上表面、位于成像模块的光路中心,透光片位于吸附模块通电后所产生的磁场中,吸附模块将磁性颗粒吸附到透光片下方;图像处理模块分别与成像模块、控制模块电连接,对成像模块输出的磁性颗粒的图像信号处理后上传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得出磁性颗粒的物理特性数据。
所述吸附模块包括铁芯架、线圈和励磁吸附部件;励磁吸附部件固定在透光片的上表面,与透光片贴附;吸附部件与铁芯架连接,线圈缠绕在铁芯架上;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线圈的通电和断电,使励磁吸附部件产生和失去磁力。
所述励磁吸附部件设有两组,铁芯架也设有两组,两组励磁吸附部件与两组铁芯架一一对应连接;两组励磁吸附部件以成像模块的光路中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透光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