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水农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7922.9 | 申请日: | 201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钮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钮本良 |
主分类号: | E04H5/08 | 分类号: | E04H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是一种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结合的智能光水农场,适用于世界各地农业粮食、油料、蔬菜、经济作物等生产型农场。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打工离开农村,造成了农村有大量荒置的土地无人耕种。为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的概念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是首次出现。但家庭农场什么样,如何建设,至今尚无范例。本发明为此提出了“光水农场”概念及光水农场、光水村庄、光水乡镇、光水县乡建设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系统与洒灌系统结合的光水农场,它将颠覆并取代传统的长条形、方块形农业种植模式和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且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真正实现农业种植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对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意义重大。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规划设计出真正的不畏天旱、不惧涝灾,适应各种地形和水源条件,适应不同经营规模,高投入高产出节能环保的机械化集约农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光水农场,它包括多个相邻排列的圆形耕作区,圆形耕作区之间的外围设有农作交通道路,圆形耕作区之间内围的空隙设为林果种植区,在农作交通道路与圆形耕作区之间的空隙设有边角养殖区、边角光伏发电区、边角雨水收集养殖区、蔬菜大棚种植区,在农作交通道路与圆形耕作区之间的边角处洒灌装置系统控制中心。
所述的圆形耕作区为两排多列进行排列布局。
优选的,在一个村庄通过对土地和居民点进行改造和土地置换,就能够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由光水农场、光水庄园、光水渔业、光水养殖等构成的小型光水社区,以村庄为中心,向外辐射设有多个光水农场,形成光水社区。
优选的,在一个乡镇通过对土地和居民点进行改造和土地置换,就能够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由光水农场、光水庄园、光水运河、光水渔业、光水养殖、光水大棚等构成的大型光水乡镇社区,他是以乡镇为中心,向外辐射设有多个广水社区,形成光水乡镇社区。
优选的,在一个县通过对农村土地和居民点进行改造和土地置换,就能够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由光水农场、光水庄园、光水运河、光水渔业、光水养殖、光水城市等构成的光水城乡生态系统。
本发明可实现农业种养的农场化、集约化、机械化,农村居民生活居住的庄园化、社区化、城镇化,农民从业的职业化、员工化、业主化。不管是几十亩、几百亩的小型家庭农场还是几千亩、几万亩大型农场,只要是种植粮食、油料、蔬菜、经济作物的农业种植单位,均可按照生活区、圆形洒灌耕作区、光伏发电区、雨水收集养殖区、蔬菜大棚区、林果区、生产道路及雨水收集系统、地下供水系统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水农场一种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水农场又一种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水社区的布局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光水乡镇社区的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光水城乡生态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的光水农场,它是由五个圆形耕作区相邻排成两排组成,在沿五个圆形耕作区外围设有农作交通道路,整个形成梯形结构,在五个圆形耕作区的内围的间隙设为林果种植区,在五个圆形耕作区的外围分别设有边角养殖区、边角光伏发电区、蔬菜大棚种植区、边角雨水收集养殖区、洒灌装置系统控制中心。
如图2所示的光水农场,它是由四个圆形耕作区相邻排成两排组成,在沿四个圆形耕作区外围设有农作交通道路,整个形成菱形结构,在五个圆形耕作区的内围的间隙设为林果种植区,在五个圆形耕作区的外围分别设有边角养殖区、边角光伏发电区、蔬菜大棚种植区、边角雨水收集养殖区、洒灌装置系统控制中心。
如图3所示,以村庄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分布多个光水农场,光水农场之间设有农场间交通路,村庄之间联通有村际道路,构成光水社区。
如图4所示,以乡镇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分布多个光水社区,乡镇与光水社区、光水社区之间彼此由村际道路联通,通过乡镇和光水社区设有运河,整个形成光水乡镇社区。
如图5所示,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分布有多个光水乡镇社区,城市与光水乡镇社区、光水乡镇社区之间彼此通过道路联通,城市和光水乡镇社区之间设有多条相通的运河,整体形成光水城乡生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钮本良,未经钮本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