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无极调速恒张力控制导缆的绞车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2268.2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5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喻卫宁;唐辉;刘利云;刘晓辉;邢晓文;方聪;彭晓钧;阮炜;张碧兵;肖涛;刘冰;刘忠铭;吴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D1/08 | 分类号: | B66D1/08;B66D1/44;F15B11/17;F15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无极 调速 张力 控制 绞车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张力控制绞车液压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无极调速恒张力控制导缆的绞车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吊放设备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会因外因(例如波浪起伏及洋流等的影响)受到额外的附加作用力,进而使得吊放设备随波逐流,吊放设备的稳定性较差,更有可能损坏或者丢失。
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吊装设备吊放精密设备(例如携带精密仪器的设备或水下载人潜器)时,通常需要使用导缆压载来协助吊放。精密设备在吊放过程中,导缆缆绳上的张力需要保持恒定,进而使导缆缆绳处于张紧状态。
但是,由于海洋环境中的波浪或洋流等影响,导缆缆绳可能出现过松或者过紧的现象;若缆绳过松,会使导缆压载失去作用,精密设备无法正常吊放和回收,甚至损坏;若缆绳过紧,可能拉断导缆,进而造成精密设备无法吊放和回收,甚至可能导致设备丢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无极调速恒张力控制导缆的绞车液压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导缆绞车的无极调速和恒张力控制要求,而且能够解决常规液压绞车恒张力控制系统中由于高压溢流而造成功率损失的问题,进而节约能源,显著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采用集成式阀块设计,不仅能够减小系统占用的体积空间,而且能够显著减少系统管路数量,降低故障率,便于安装和维修,能够实现批量化及标准化生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通过无极调速恒张力控制导缆的绞车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电机、变量液压泵组、单向阀、高压溢流阀、背压溢流阀、马达操作阀组、绞车马达、刹车油缸、板式溢流阀、比例溢流阀、第一螺纹插装式梭阀、第二螺纹插装式梭阀、二位二通常闭球阀和二位三通电磁球阀;
所述马达操作阀组包括减压阀、第一电磁比例减压阀、第二电磁比例减压阀、二通补偿阀、固定节流塞、节流阀、液控换向主阀、制动器松放阀、低压溢流阀、梭阀、平衡阀、节流阀、先导液控溢流阀、补油阀和单向节流阀;
所述减压阀的入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P口相通,减压阀的出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比例减压阀、第二电磁比例减压阀的入口相通,第一电磁比例减压阀的出口与液控换向主阀的左位液控腔相通,第二电磁比例减压阀的出口与液控换向主阀的右位液控腔相通;
所述减压阀的泄漏油口分别与第一电磁比例减压阀的泄漏油口、第二电磁比例减压阀的泄漏油口相通;减压阀的泄漏油口还与马达操作阀组的泄漏油路相通,马达操作阀组的泄漏油路通过马达操作阀组的泄漏油口D与油箱相通;
所述二通补偿阀的入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P口相通,二通补偿阀的出口与液控换向主阀的P口相通;固定节流塞的入口与二通补偿阀的入口相通,固定节流塞的出口与节流阀的入口、低压溢流阀的入口相互连通;节流阀的出口分别与二通补偿阀的弹簧腔控制口、第一螺纹插装式梭阀的P2口相通;
所述液控换向主阀的T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T口相通,液控换向主阀的A口与平衡阀的入口相通,平衡阀的出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A口相通;所述液控换向主阀的B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B口相通;
所述先导液控溢流阀的入口与平衡阀的出口相通,先导液控溢流阀的出口分别与马达操作阀组的T口、补油阀的入口相通,补油阀的出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B口相通;
所述梭阀的P1口与液控换向主阀的A口相连,梭阀的P2口与液控换向主阀的B口连接;梭阀的A口分别与低压溢流阀的出口、第二螺纹插装式梭阀的P1口连接;
所述节流阀一端与平衡阀的液控口相通,另一端与液控换向主阀的B口相通;制动器松放阀与液控换向主阀联动,制动器松放阀的A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泄漏油口D相通,制动器松放阀的B口与减压阀的出口相通,制动器松放阀的P口与单向节流阀的节流端连接,单向节流阀还与马达操作阀组的S油口相通;
所述先导液控溢流阀的液控口与板式溢流阀的入口连接,板式溢流阀的出口与第一螺纹插装式梭阀的P1口连接;第一螺纹插装式梭阀的A口与二位二通常闭球阀的A口连接,二位二通常闭球阀的B口与比例溢流阀的入口连接,比例溢流阀的出口分别与绞车马达的泄油口、马达操作阀组的泄漏油口D、以及油箱相通;
所述二位三通电磁球阀的P口与第二螺纹插装式梭阀的P2口相通,第二螺纹插装式梭阀的A口与变量液压泵组的负载反馈口K口相通;二位三通电磁球阀的A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泄漏油口D相通;二位三通电磁球阀的B口与马达操作阀组的进油口P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2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推高车
- 下一篇:一种稳定塔吊塔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