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机线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9844.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3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赖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玉春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线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外接配件的清洗装置,尤其是一种耳机线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产品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沾上灰尘、汁液、油品等,破坏产品的美观,采用传统的一些清洁方式可以对具有大面积平面的产品进行清洁,例如电脑屏幕、主机箱、大屏幕电视、智能手机屏等;但对于耳机这类电子产品外接配件,采用普通清洁方式既费事效果又不佳。
并且,为了突出时尚特质,许多耳机线都采用白色的外观设计,用久了难免会变黑变黄,白色耳机线的清洁一直是困扰使用者的一大问题。耳机线在佩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皮肤,汗水随着皮肤沾在耳机线上,导致线材氧化变黄;另外,潮湿的空气同样是耳机线的敌人,空气中的水分会让单元发霉、线材氧化。
对于变脏的耳机线,比较简易的清洁方法是用橡皮擦磨蹭,不过这个办法限于只脏了耳机上小面积的范围,不适合对耳机线上大面积的污垢进行处理。另一种清洁方式是:在热水中混入洗涤剂,将毛巾放入其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浸泡过含洗涤剂的热水的毛巾擦拭耳机线表面,这种清洁方法能够对耳机进行较好清洁,但是需要一点一点小心擦拭,避免毛巾上的水分进入耳机线接口,此方法操作起来不够便捷。还有一种方法是:首先,把耳机缠成一小捆,放到塑料袋里;其次,用泡沫清洁剂将其覆盖,用手轻揉。然后,再放置两个小时;最后,取出耳机用纸巾擦掉表面残留,这种方法处理时间长,不便捷。
上述方法也有较好的清洁效果,但是,在在清洁耳机线后,容易出现耳机线变硬、接触不良或者彻底坏掉的情况,这多是由于清洁剂腐蚀或清洁时用力过猛造成的。综上,现有清洁耳机线的方法操作性差、处理时间长、清洁效果欠佳。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耳机清洁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耳机线清洗装置。本发明的耳机线清洗装置结构紧凑,使用便捷,依靠纳米海绵强大的吸附能力,无需使用清洁剂即可轻松去除耳机线上的污垢,既节约操作步骤,又不会给使用过后的耳机线留下任何异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机线清洗装置,包括形变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形变壳体内的清洗材料;所述形变壳体具有容纳耳机线的侧开口,所述清洗材料包括清洁层和擦拭层,所述清洁层贴附在形变壳体内壁,所述擦拭层紧靠所述清洁层。
具体地,所述形变壳体的侧开口为贯通形变壳体上下端部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形变壳体的上下端部各开设有一个限位孔,所述上下端部的限位孔分别与侧开口相接。
优选地,所述清洁层为纳米海绵。
优选地,所述擦拭层的材质为棉、麻或聚酯纤维。
优选地,所述形变壳体由柔软的硅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擦拭层与清洁层之间可分离。
更进一步地,所述形变壳体的截面呈“U”形或“C”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清洁层采用物理去污能力超强的纳米海绵,依靠海绵内的纳米级毛细管开孔结构,在抹拭过程能够自动吸附物体表面的污渍,便于快速去除耳机线上的污垢。之后,配合擦拭层进一步去除耳机线上的残质,清洁效果显著。且避免了使用清洁剂造成耳机线被腐蚀。
2.纳米海绵设置在形变壳体内,形变壳体采用柔软的硅树脂制成,不仅重量轻而且可以随意挤压,使用本发明清洁耳机线时,人手仅接触形变壳体外壁,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形变壳体施力使纳米海绵包裹耳机线,另一方面,人手不直接接触纳米海绵,可以避免纳米海绵擦伤皮肤。
3.本发明的擦拭层与清洁层之间可分离,清洁层可根据需要更换。由于形变壳体可变形,若擦拭层上有污垢,则可将形变壳体翻转过来清洁,可见,耳机线清洗装置的自清洗也非常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耳机线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耳机线清洗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种形状的耳机线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形变壳体,2-耳机线,3-清洁层,4-擦拭层,5-侧开口,6-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玉春,未经赖玉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8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线清洗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柑橘囊胞物料的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