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片组合式桥墩防护装置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66617.X 申请日: 2015-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4911991B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何子露;何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瑞可峰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1D19/02 分类号: E01D19/02;G06F17/50
代理公司: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裴娜
地址: 610045 四川省成都市武***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片 组合式 桥墩 防护 装置 及其 设计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桥墩防护装置及其设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分片组合式桥墩防护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是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节点,也是交通工程运营期间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位于高山峡谷地区和高烈度山区的桥梁经常遭受各种地质灾害的威胁,包括崩塌滚石、碎屑流、泥石流、雪崩、冰湖堰塞湖溃决等灾害。这些地质灾害裹挟的大块石以极高的速度和能量直接冲击桥墩,导致桥墩产生毁灭性破坏和损伤,继而中断交通,危及行车安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样的案例在我国西部山区经常发生,例如,于1981年7月9日凌晨1时30分许发生在大渡河支流利子依达沟爆发的泥石流,泥石流携带的巨石将沟口的17米高、百多米长的利子依达大桥桥墩冲毁;5.12汶川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的崩塌滚石灾害导致极重灾区交通干线众多桥梁冲击破坏;于2009年7月25日5时左右发生在国道213线汶川段侧底关大桥附近的山体滚石灾害,高能量巨石直接冲击侧底关大桥桥墩,致使近百米桥面垮塌等事故。

处于高寒山区的公路、铁路等交通桥梁还可能遭受雪崩、冰湖溃决洪水以及碎屑流等携带的大块石的冲击,也需要进行重点防护。

因此,针对我国高山峡谷地区、高烈度区重大交通工程桥梁结构可能遭受崩塌滚石、泥石流、碎屑流、雪崩、冰湖溃决洪水以及季节性山区河流中携带的大块石冲击破坏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发能有效减轻高能量大块石冲击作用的桥墩防护装置,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提升山区交通设施减灾防灾能力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目前,国内外有关桥墩抗冲击防护技术大致有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于船撞桥墩防护技术。其中,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墩防船撞装置,其包括围绕在桥墩外的内钢圈和外钢圈,内钢圈和外钢圈之间固定设置多个等间隔分布的圆柱形的密封气垫。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桥墩防撞保护装置,其由弹簧金属件和橡胶囊体组成,弹簧金属件由两块金属板、弹簧构成,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块金属板上,弹簧金属件放置在密封、充满液体的橡胶囊体中。上述用于船撞桥墩防护技术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几何尺寸大、投资高和施工周期长的缺点。主要用于船舶高能量(大于10000KJ)桥墩冲击防护。它主要通过桥墩防护结构和填充材料塑性变形来耗散冲击能量从而达到保护桥墩的目的。它不适用于山区遭受地质灾害(崩塌滚石、泥石流、雪崩、冰湖溃决以及山区洪水)冲击的桥墩防护。

另一类是抗滚石冲击桥墩防护技术,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墩滚石撞击防护构造,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墩柱外的防护钢板构件,该防护钢板构件与墩柱表面之间形成缓冲空间,该缓冲空间内固定设置有三维钢筋格珊和发泡缓冲层。上述抗滚石冲击桥墩防护技术存在结构耗能效果有限、耐久性差、发泡材料(聚氨酯、EPS)容易老化、安装困难、适用范围窄和结构不易修复与更换等缺点。

综上所述,现有的有关桥墩抗冲击防护技术主要用于防护船撞、车撞,不能直接用于西部高山峡谷区、高烈度区地质灾害对桥墩的冲击防护。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型桥墩防护技术,用于地质灾害冲击时对桥墩的防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片组合式桥墩防护装置及其设计方法,以解决高山峡谷区、高烈度区桥墩受地质灾害冲击破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片组合式桥墩防护装置,其包括紧固围设在桥墩外壁上的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若干结构相同的防护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防护构件均包括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由若干加强筋分隔成密闭空腔,所述内层结构和所述空腔内均充填有填充物。

所述防护构件的两端且与所述外层结构、内层结构的两端壁一体设置有卡槽;所述防护单元通过卡箍在每一所述防护构件卡槽内的紧固件与所述桥墩紧固连接;所述紧固件包括卡箍在所述卡槽内的卡条以及用于紧固所述卡条接头的螺栓。

所述防护构件由所述内层结构、所述外层结构和所述加强筋组焊而成;所述内层结构中的所述填充物为低密度泡沫铝,所述空腔内的所述填充物为高密度泡沫铝。

所述防护构件的整体高度为1000mm~2000mm;整体宽度为100mm~500mm;所述防护构件之间的竖向、横向间隔取50mm~100mm;整体厚度取100mm~300mm;其中,所述外层结构厚度为50mm~200mm,所述内层结构厚度为50mm~1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可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可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