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的鱼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6583.4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霍健聪;邓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0;A23K1/14;A23K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陈蕾 |
地址: | 316111 浙江省舟山市普***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极 磷虾 主要原料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用饲料,尤其涉及一种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的鱼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又名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冰洋的南极洲水域的磷虾。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并以群居方式生活,有时密度可达到10,000~30,000只/m3。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远洋带的生命周期,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若以生物质能来说,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
南极磷虾是许多鱼类的天然饲料,据生物学家测定,南极磷虾肉中含蛋白质17.56%,脂肪2.11%,且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尤其是代表营养学特征的赖氨酸含量更为丰富。此外,南极磷虾中还含有各种营养的金属元素,磷虾的全虾中灰分含量为3.37%,虾肉中为2.36%,比对虾含量高,同时磷虾的眼球中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南极磷虾的虾头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元素等有效成分,然而虾头占南极磷虾个体总体觉得比重较大,磷虾的内脏集中与虾头中,因此一般人在食用南极磷虾是都会选择将虾头丢弃,造成了海产品资源的浪费。
可见,南极磷虾虾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鱼用饲料原料,以南极磷虾虾头为原料制造饲料,不仅可对南极磷虾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而且也可为鱼类的养殖提供有效的营养来源。然而,南极磷虾的基体组织含氟量过高,研究表明,氟在整只磷虾中含量变化范围为1102~1432μg/g干基,均值为1232μg/g干基,头部的含量变化范围为2718~2728μg/g干基,均值为2724μg/g干基。人体氟摄入过量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包括氟斑牙、氟骨症、肾肝脑的损害、免疫功能异常、肺水肿、肺出血等,GB2762~2005食品污染物氟限量要求为:鱼类应小于2.0mg/kg。可见,南极磷虾虾头不能直接用过鱼用饲料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营养丰富且氟含量较低的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的鱼用饲料。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鱼用饲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的鱼用饲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该饲料由以下原料组成:南极磷虾虾头粉30~40份,大豆浓缩蛋白粉10~15份,玉米蛋白粉8~15份,鱿鱼膏1~3份,海带粉0.5~1份,杜仲叶干粉0.1~0.3份,维生素C磷酸酯0.1~0.3份,其中所述南极磷虾虾头粉中氟含量低于80μg/g。
作为优选,所述南极磷虾虾头粉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1)取新鲜的南极磷虾虾头放入容器中,分别加入南极磷虾虾头总质量2~4%的食用盐和0.5~1%的酸味剂,然后将容器密封,25~35℃自然发酵1~3个月;
(2)将发酵后的南极磷虾虾头捞出、沥干,干燥后粉碎,即得南极磷虾虾头粉。
作为优选,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钙酸以及丙酸中的至少一种,酸味剂用于调节发酵pH值,同时促进盐将虾头中的氟元素转变成游离态,从而在加工过程中降低虾头中的氟含量,最终使得由虾头制成的虾头粉中的氟含量处于安全范围,从而使得该虾头粉应用于鱼用饲料中。
本发明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的鱼用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的南极磷虾虾头放入容器中,分别加入南极磷虾虾头总质量2~4%的食用盐和0.5~1%的酸味剂,然后将容器密封,25~35℃自然发酵1~3个月;
(2)将发酵后的南极磷虾虾头捞出、沥干,干燥后粉碎,即得南极磷虾虾头粉;
(3)按上述质量份数配比,将制得的南极磷虾虾头粉与大豆浓缩蛋白粉、玉米蛋白粉、海带粉以及杜仲叶干粉混合,粉碎后过80目筛,得粉状原料;
(4)将维生素C磷酸酯与鱿鱼膏混合加入到粉状原料中;
(5)最后经过加工制粒,制得以南极磷虾为主要原料的鱼用饲料。
作为优选,所述酸味剂为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钙酸以及丙酸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5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