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于CO2发泡的低熔体强度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2572.9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8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夏天;刘涛;奚桢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9/04;C08K3/34;C08J9/12;B29C47/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co sub 发泡 低熔体 强度 聚酯 黏土 纳米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1.可用于CO-2发泡的低熔体强度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种不同的技术路径:
技术路径一:将商业化的聚酯切片(或者聚酯回收料)、多官能团扩链剂和有机改性黏土干燥后按一定的质量份数充分预混,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可用于CO-2发泡的低熔体强度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
技术路径二:将商业化的聚酯切片(或者聚酯回收料)、多官能团扩链剂干燥后按一定的质量份数充分预混,再经双螺杆或者单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制得改性聚酯,改性聚酯与有机改性黏土经干燥后按一定的质量份数充分预混,经由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可用于CO2发泡的低熔体强度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
技术路径三:将商业化的聚酯切片(或者聚酯回收料)和有机改性黏土干燥后按一定的质量份数充分预混,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母料,将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母料、聚酯切片(或者聚酯回收料)和多官能团扩链剂干燥后按一定的质量份数充分预混,再经由单螺杆或者双螺杆挤出机反应挤出,制得可用于CO-2发泡的低熔体强度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CO-2发泡的低熔体强度聚酯/黏土纳米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特性黏度为0.50-0.95dL/g,熔融结晶温度为190~230oC,熔体弹性模量1-10kPa,(由动态剪切流变测试,测试温度270oC,测试频率0.1rad/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业化聚酯及其回收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业化聚酯切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级聚酯(聚合度80~100)、瓶级聚酯(聚合度140~150)以及工程塑料级聚酯(聚合度≥200),聚酯回收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级聚酯、瓶级聚酯以及工程塑料级聚酯的回收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官能团扩链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的酸酐、环氧、或者恶唑啉类官能团,优选酸酐和环氧类扩链剂,且扩链剂的分子量低于1000g/mo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改性黏土,其特征在于,为了增强天然黏土与聚酯之间的相容性,需通过阳离子交换的方法将黏土晶体层间的无机阳离子(如Na+、Ca+等)置换成有机阳离子,所用到的有机改性剂为烷基季铵盐、烷基咪唑鎓盐或烷基磷盐,优选的有机改性剂为含有羧基或羟基的烷基季铵盐表面改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O2发泡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间歇的熔融发泡工艺和连续的挤出发泡工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路径一,其特征在于,聚酯切片(或者聚酯回收料)、扩链剂、黏土的质量份数为:聚酯切片100份,扩链剂0.1~2份,黏土0.1~10份,扩链剂质量份数优选0.5~1.2份,黏土质量份数优选1~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路径一,其特征在于,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100~300转每分钟,优选200~250转每分钟,挤出温度为240~280oC,优选螺桶温度270~275oC,优选模头温度260~270o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路径二,其特征在于,聚酯切片(或者聚酯回收料)和扩链剂的质量份数为:聚酯切片100份,扩链剂0.1~1.5份,扩链剂的质量份数优选0.5~1份;改性聚酯和有机黏土的质量份数为:改性聚酯100份,黏土0.1~10份,黏土质量份数优选1~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25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剑麻废渣生产果树有机复混肥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环肥料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