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52107.7 | 申请日: | 2015-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1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姗颖;何华纲;时伟;汪峰;王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7/01;A01N63/00;A01P7/04;C12R1/9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杆状病毒 杀虫 效率 遗传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双酶切后连入质粒pFastBacDUAL,得重组质粒pDUAL‑EGFP;根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病毒防治害虫,不仅防治效果好, 而且对人畜安全、对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此外,病毒能在环境中积累,在害虫种群中形成流行病而长期控制害虫虫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是目前比较理想和有发展前途的生物杀虫剂。
杆状病毒杀虫剂以其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对天敌及人畜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能在田间长期控制害虫种群等优点,成为生物防治研究中的热点,在生产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杀虫速度慢等缺点制约着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为增强杆状病毒杀虫效果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目前,提高重组杆状病毒杀虫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尿激素(DH)基因、保幼激素酯(JHE)基因、蜕皮激素(MH)基因、几丁质酶(Chitinase)基因、增效蛋白(enhancin)基因、Bt基因、神经毒素基因、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等(吕鸿声,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年,北京),但多数基因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果尚不理想。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对鳞翅目幼虫具有很高的致病力,是昆虫病毒种类中最具潜力者,也是研究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目前,国内外商品化生产的昆虫病毒制剂,绝大部分是NPV(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开发. 左拴彦等.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8,,1(4):302-305)。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属于甲型杆状病毒属,是杆状病毒的一种,也是宿主域较宽的杆状病毒之一,可感染多种农林害虫。为使杆状病毒成为理想的生物杀虫剂,利用生物技术对野生型病毒进行改造是目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果的最有效最优前景的途径。
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2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料发酵提高普鲁兰多糖产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温室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