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钻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9101.4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成宇;王杰;冯定;吕加华;孙巧雷;刘少胡;钱利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7 | 分类号: | E21B17/07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6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钻减振器;属石油钻井施工作业的井下管柱减振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作业工程中,钻头在产生破岩效果的同时,会产生纵向和周向振动。这些震动会对整个钻柱造成冲击,导致钻柱中某些部件疲劳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减振器;以有效吸收这些有害的振动能量,储存或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减少疲劳损坏,达到保护钻具,提高机械钻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灵活简单、作业效率高、减震效果好的随钻减振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随钻减振器,包括芯轴、花键轴、油缸、花键外筒、上刮泥环和下刮泥环;其特征在于:芯轴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花键轴;花键轴上套装有花键外筒,花键外筒一侧的芯轴上依次安装有油缸和油缸盖;油缸的一端与花键外筒螺纹连接,油缸的另一端与油缸盖螺纹连接,油缸盖上设置有上刮泥环,上刮泥环一侧的芯轴上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母;油缸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下刮泥环;凸台一侧的芯轴上安装有平衡阀,平衡阀呈圆筒状,平衡阀的圆周上轴向均布有上过油通孔,上过油通孔的一端端口设置有下阀片,上过油通孔内侧的平衡阀圆周上轴向均布有下过油通孔,下过油通孔的一端端口设置有上阀片,平衡阀一端的芯轴上通过固定螺母和下弹簧座安装有下止回弹簧,下止回弹簧与下阀片接触连接;平衡阀另一端的芯轴上通过上弹簧座安装有上止回弹簧,上止回弹簧与上阀片接触连接;所述的平衡阀两侧的芯轴上分别设置有注油孔。
所述的芯轴为一阶梯状的变径体,芯轴与花键轴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的花键轴外表圆周上均布有花键,花键外筒的内表圆周上均布有花键槽,花键轴和花键外筒之间通过花键和花键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所述的油缸与花键外筒和油缸盖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凸台与芯轴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随钻减振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芯轴上安装的平衡阀,将油缸与芯轴之间的空腔分割成两个相互独立且密封的腔体,并通过平衡阀两侧芯轴上的注油孔分别向两个腔体内注入硅油以调节两个腔体内的压力平衡;工作过程中,通过两个腔体内硅油量的变化和流动阻力来吸收能量达,以此达到减振的目的,解决了现有钻头在产生破岩效果的同时,会产生纵向和周向振动;这些震动会对整个钻柱造成冲击,导致钻柱中的部件疲劳损坏,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并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并且该减震器具有减震幅度大、效率高和安装方便的特点,能有效防止钻具的疲劳损坏,提高机械钻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平衡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轴,2、花键轴,3、油缸,4、花键外筒,5、上刮泥环,6、下刮泥环,7、花键,8、花键槽,9、油缸盖,10、限位螺母,11、凸台,12、平衡阀,13、上空腔,14、下空腔,15、上过油通孔,16、下过油通孔,17、下阀片,18、上阀片,19、固定螺母,20、下弹簧座,21、下止回弹簧,22、上弹簧座,23、上止回弹簧,24、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随钻减振器包括芯轴1、花键轴2、油缸3、花键外筒4、上刮泥环5和下刮泥环6。芯轴1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花键轴2;花键轴2上套装有花键外筒4。花键轴2外表圆周上均布有花键7,花键外筒4的内表圆周上均布有花键槽8,花键轴2和花键外筒4之间通过花键7和花键槽8的配合滑动连接。
花键外筒4一侧的芯轴1上依次安装有油缸3和油缸盖9;油缸3的一端与花键外筒4螺纹连接,油缸3的另一端与油缸盖9螺纹连接,油缸盖9上设置有上刮泥环5。油缸3与花键外筒4和油缸盖9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上刮泥环5一侧的芯轴1上螺纹安装有限位螺母10;油缸3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与芯轴1滑动连接;凸台11上设置有下刮泥环6;凸台11与芯轴1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凸台11一侧的芯轴1上安装有平衡阀12,由此将油缸3与芯轴1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相互独立且密封的上空腔13和下空腔14。
平衡阀12呈圆筒状,平衡阀12的圆周上轴向均布有上过油通孔15,上过油通孔15位于下空腔14内的一端端口上设置有下阀片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9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混凝土衬砌全自主养护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门用风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