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钻套管堵塞增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6611.6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5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苓;穆学杰;王心金;邱守兴;张义贵;马雨;窦钦谭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长龙橡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堵塞 增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井下作业用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侧钻套管堵塞增油器。
背景技术
侧钻井可以使油井恢复生产,有利于提高开发效果。可以利用老井原有井段和地面设施,起钻井成本要比钻新井低得多,提高了油水井的利用率。套管内侧钻,就是用铣锥在套管的侧面开窗,从此窗口另钻新的井眼,然后下尾管固井。由于尾管固井过程中,水泥有时无法充填到开窗点,造成新井固井水泥层与老井水泥层处形成环空。若此处侧钻井的裸眼井段为高含水层,那么在后期开采中,水及泥沙会从开窗点小套管的管口出流入,造成举升到地面上的都是水和泥沙的混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侧钻套管堵塞增油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侧钻套管堵塞增油器,包括油管连接螺纹,金属骨架本体,橡胶密封层,油液通道,金属骨架本体为长锥体,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为油液通道,所述金属骨架本体两端安有油管连接螺纹,金属骨架本体外圆面上有矩形齿槽,且与橡胶密封层粘合,所述的橡胶密封层整体为双锥形。
所述的橡胶密封层由丁腈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在低成本施工作业的同时,方便地将新开井眼油层中的油液举升出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
其中:1为油管连接螺纹,2为金属骨架本体,3为橡胶密封层,4为油液通道,5为油管,6为大套管,7为水泥,8为地层,9堵塞增油器,10为坐封点,11为小套管,12为油液,13为开窗点,14为开窗处的环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侧钻套管堵塞增油器,包括油管连接螺纹1,金属骨架本体2,橡胶密封层3,油液通道4,金属骨架本体2为长锥体,中间开有通孔,通孔为油液通道4,所述金属骨架本体2两端安有油管连接螺纹1,金属骨架本体2外圆面上有矩形齿槽,且与橡胶密封层3粘合,所述的橡胶密封层3整体为双锥形,其结构使有利于堵塞增油器9与小套管11的密封。
所述的橡胶密封层3由丁腈橡胶制成。外侧具有耐磨、耐油性能。
橡胶密封层3通过油管5自重压力紧箍在小套管11内壁上,起到良好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窜漏,保证了堵塞增油器9的有效坐封。
在图2中,是堵塞增油器9的施工示意图,井下大修侧钻下入小套管11,并进行尾管固井,在地层8与小套管11之间充填水泥7进行固井,水泥7充填至开窗点13前,由于水泥7不能完全充填形成开窗处的环空14,此处若地层8为高含水层,水会夹杂着泥沙进入小套管11内。采用堵塞增油器9的施工工艺,堵塞增油器9与油管5连接在大套管6的內腔中被下到开窗点13后,通过油管5的自重压力,将堵塞增油器9与小套管11的管口箍紧形成坐封点10,此处密封严密,将油管5、堵塞增油器9、小套管11形成一个油液12举升的新通道,油液12可以通过这个新通道被举升到地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长龙橡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长龙橡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6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安装于井下任意深度的放气阀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钻井的环保粒子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