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交互历史信息的CPU动态调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5280.4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险峰;文雯;王锡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G06F11/3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交互 历史 信息 cpu 动态 调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交互历史信息的CPU动态调频方法,属于CPU动态调频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开始,监听当前应用交互状态;查找历史交互信息表,确认此次交互是否发生过,如果是,获取历史交互信息表中同样的交互最大归一化CPU使用率,计算目标频率,并根据目标频率调节CPU频率,然后获取此次交互归一化CPU使用率并保存;如果否,设置CPU频率调节模式为系统默认情况,然后同时执行获取此次交互归一化CPU使用率并保存和采集用户交互信息并保存,结束。本发明通过调整CPU频率来限制用户交互过程中不必要的最高频率执行;借助用户交互的历史信息记录能够满足用户交互过程的性能需求同时降低能量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PU动态调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交互历史信息的CPU动态调频方法。
背景技术
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Linux中支持CPU变频技术,并且提供多种调频模式。变频技术是指CPU本身支持在多种不同的频率下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系统负载情况动态在这些不同的运行频率之间切换,从而达到对性能和能耗的权衡。Linux一般支持这几种常见的CPU调节模式:Performance,Ondemand,Powersave,Conservative,Userspace,Interactive。Performance:高性能模式,以最高频率运行,即使系统负载非常低,CPU也运行在最高频率。性能很好,功耗高。Ondemand:按需模式,按需调节CPU频率,手机一般默认使用的是Ondemand governor即按需调节,在该模式下,系统会定期检查CPU使用率,当CPU使用率超过某个阈值up_threshold的时候就跳到手机的最高频率去执行。不操作手机时控制在较低频率,滑屏或进入应用时会迅速提升至最高频率,当空闲时又会迅速降低频率,性能较稳定,但因频率变化幅度过大,省电方面只有一般水平。是一种电池和性能之间趋向平衡的默认模式。Powersave:省电模式,以最低频率运行,日常极少使用,除非配合setCPU情景模式,关屏睡眠时使用此模式,省电但系统响应速度慢。Conservative:保守模式,类似于Ondemand,但调整相对较缓,规则是“慢升快降”,注重省电,当有高需求时逐渐提高频率。Userspace:用户模式,系统将变频策略的决策权交给了用户态应用程序,并提供了相应的接口供用户态应用程序调节CPU运行频率使用。Interactive:交互模式,和Ondemand模式相似,规则是“快升慢降”,注重响应速度、性能,当有高需求时迅速跳到高频率,当低需求时逐渐降低频率,相比Ondemand费电,性能略好。
现在的Android智能手机默认的调节模式是Ondemand或者Interactive模式,这两种调频模式都偏向于高频执行,在用户交互过程中点击或者滑动,执行应用过程都会触发CPU迅速跳到最高频率执行,这种高频往往会导致高能耗,但许多场景并不是需要最高频率去执行,这样会导致能耗的浪费;另外Ondemand governor只考虑了CPU的使用率,而300MHz下40%的CPU使用率与600MHz下的40%的CPU使用率代表完全不一样的计算量。在用户交互场景中,用户操作通常是间歇性的,点击或者滑屏后,浏览一会然后再进行下一次交互动作。在现有的Ondemand模式下,一旦用户开始与手机交互CPU会变得繁忙从而跳到最高频率执行,没有考虑到交互场景的情况,并不是每一次交互都需要最高频率来满足性能需求,不同的交互场景对CPU资源的消耗需求也不同。Ondemand governor这种CPU调控模式在能耗方面表现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高性能伴随高能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交互历史信息的CPU动态调频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5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佩戴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服务器高散热除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