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扇竹骨煮料烘干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3890.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谭俊;周学剑;薛臻;谢庆;李健;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7/00 | 分类号: | A45B27/00;F26B15/1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扇 竹骨煮料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扇竹骨煮料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折扇是一种用竹木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最早起源于中国,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扇面上还要题诗作画。折扇表现出了中华柔情氲氤的诗画美境。
折扇经过历经中国古代几百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手工制品的代表之一,沿用至今的制作工艺依然保留全手工制作,但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量不断加大,纯手工制作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大众消费者的需求。
在折扇的制作过程中,新鲜竹料被加工成竹骨后,需经过防霉剂、双氧水已经其他防腐剂的煮制,才能令竹骨做成扇子后经久耐用,避免被干燥或潮湿天气以及皮肤汗液触摸浸泡导致扇骨的变形或损坏。经过煮制的竹骨还需经过烘干作业,传统烘干工艺较为简单,即单纯火烤去水,这种方法令竹骨干燥不均匀,烘干程度不够造成水分残留量大,为日后变形或者发霉埋下隐患;烘干程度过大,又会造成竹骨开裂。
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折扇竹骨煮料烘干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扇竹骨煮料烘干设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提升扇骨的煮制质量,并且设备实用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本设备还能均匀有效的去除竹骨在煮制后残留的水分,令竹骨不易发霉变形,也不易过干开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折扇竹骨煮料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竹骨煮料器和竹骨去水烘干器;
竹骨煮料器包括竹骨夹持固定装置和煮料箱;所述的竹骨夹持固定装置包括转运架和竹骨夹,转运架包括输入滑轨、输出滑轨和升降滑轨,升降滑轨连接升降装置;当升降装置带动升降滑轨到达上限位时,升降滑轨的前端和后端能够与输入滑轨和输出滑轨衔接在一起;竹骨夹通过挂杆连接电动滚轮,电动滚轮能够沿输入滑轨、输出滑轨和升降滑轨移动;所述的煮料箱包括箱体,在箱体内设置分隔层,分隔层将箱体分隔为上层煮料区和下层设备区,在上层煮料区的底部设置隔液散热区,在隔液散热区内设置金属感应块,在下层设备区内设置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连接高频电源;在箱体内设置物料缓释装置;
竹骨去水烘干器包括风能去水装置、输送装置和柔性烘干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插片器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的风能去水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风能去水装置设置包括上机架、去水鼓风机、气管和风能去水转轮,去水鼓风机通过气管连接风能去水转轮,风能去水转轮包括左、右轮体,在左、右轮体的周沿设置出气孔,出气孔的出气方向与轮体周沿相切;左、右轮体安装在中轴的两侧,气管通过中轴联通出气孔;去水鼓风机能够将流动空气通过气管导入左、右轮体中,流动空气从出气孔吹出,同时带动左、右轮体沿中轴旋转;
风能去水装置通过插片器连接柔性烘干装置;所述的柔性烘干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方;柔性烘干装置包括金属烘干架、感应加热线圈和高频电源,感应加热线圈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的下方,感应加热线圈联通高频电源;所述的金属烘干架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上,包括上部竹骨插孔和下部蒸发水室,在上部竹骨插孔和下部蒸发水室之间设置镂空隔网。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折扇竹骨煮料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缓释装置包括振动器和带状物容料腔,振动器设置在下层设备区,振动器通过金属传导片穿过分隔层连接并传导振动至带状物容料腔的下端,带状物容料腔的上端连接浮球;带状物容料腔包括带微孔的柔性腔体;金属传导片和分隔层通过柔性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的振动器包括左、右气囊,金属传导片设置在左、右气囊之间,左、右气囊分别通过气管连接左、右鼓风机。
箱体包括主箱体和侧边箱,侧边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上、下联通孔连接主箱体,侧边箱内设置上扬泵叶,所述的上扬泵叶连接防水电机,防水电机通过上扬泵叶旋转带动主箱体底部的液流,经由侧边箱扬起输送到主箱体的上层。
风能去水转轮还包括垂直定位装置,所述的垂直定位装置包括距离传感器、导套和导柱,导套安装在上机架上,导柱套入导套中,导套连接中轴;在导套内设置电动齿轮,在导套上设置齿条;距离传感器能感知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上竹骨上表面的距离,控制电动齿轮转动,带动导柱上下移动,与竹骨上表面始终保持预设距离;其中,所述的导套为中空杆体,气管穿过导套和导柱进入中轴中。
第一输送带包括第一支架,透水透气型网面输送带和电动滚轮,电动滚轮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网面输送带套装在电动滚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携创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38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盖板固定拉力检验工具
- 下一篇:一种自动循环水质采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