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填料固定优势菌废水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42914.0 | 申请日: | 201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6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康兆雨;劳燕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科建禹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填料 固定 优势 废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填料固定优势菌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的工艺在20世纪末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已逐渐难以满足适应新的污水排放标准,需要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寻找或构建新的污水处理工艺,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a、物理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隔油法、气浮法、离心分离法、磁力分离法;一般的,针对富含微生物的污水或富含重金属离子的污水,物理法往往效果不明显;
b、化学法:包括混凝沉淀、中和、氧化还原等,主要利用投加的化学物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絮凝或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反应形成沉淀来去除;
c、物理化学法: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吹脱和气提、萃取法等等;
d、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又包括SBR法、CASS法、AO法、AAO法、氧化沟法)、生物膜法(又包括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滤池)、厌氧生物处理法(包括厌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等)、自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方法(如土地处理、稳定塘等等)。
以上所述的方法,单一使用往往并不奏效,或者效果并不显著,尤其针对复杂的有机废水,单一的方法,难以实现COD、BOD、TN、TP、色度等指数的大幅降低。
亟需开发一种较好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能够较彻底的净化污水,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孔填料固定优势菌废水处理工艺。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多孔填料固定优势菌废水处理工艺,包括步骤:
1)将污水进行隔渣、沉砂、除油处理;
2)调节污水的pH值;
3)调节pH后的污水进入三级兼氧池进行三级处理;其中第一级兼氧池、第二级兼氧池设组合填料;第三级兼氧池设斜管填料,以去除兼氧过程产生的污泥和微生物代谢产物;
4)兼氧池出水进入预曝气池,通过预曝气,将废水中某些还原态的物质进行氧化;
5)预曝气池出水进入一段好氧池;一段好氧池采用多孔填料,多孔填料上生长负载有多种微生物;
6)一段好氧池出水进入中间沉淀池,以进行泥水分离,去除前段好氧微生物代谢产物;
7)中间沉淀池出水进入二段/三段好氧池;二段/三段好氧池中设多孔填料,多孔填料上生长负载有多种微生物;
8)二段/三段好氧池出水依次进入混凝沉淀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和砂滤池处理,达标排放。
步骤2)中,调节pH至8.0~9.5。
步骤3)中,三级兼氧池均采用污泥床式重力布水。
步骤3)中,污泥床高度控制在1-2m。
步骤4)中,预曝气的时间控制在1-2h。
步骤5)中,好氧池气水比控制在15~20。
步骤5)、7)中,多孔填料粒径30-80mm,比表面积≥5cm2/cm3。
步骤6)中,中间沉淀池停留时间控制在0.5-1.5h。
步骤5)、7)中,多孔填料上生长负载有多种微生物,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在调试阶段投放菌种时,利用多孔填料自身具有吸附作用的物理特性将投放的优势菌吸附在填料的孔隙中,孔隙大小不均匀,优势菌根据自身生长需要自然选择合适部位挂膜生长,从而在多孔填料上生长负载多种微生物。
步骤8)具体为:二段/三段好氧池出水进入混凝反应池,向水中投加硫酸铝,充分混合反应15-30min后,再投加PAM充分混合反应15-30min,反应完后再进入斜管沉淀池和砂滤池处理,达标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处理工艺可以对有机废水实现连续处理,处理效果好。
具体来说:
本发明采用多孔填料固定优势菌对有机废水进行连续处理,可以耐受原水水质波动等问题,本发明是根据要处理废水的特性筛选培育的优势菌接种固定在多孔填料上,由于填料表面的不均匀孔隙,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多种生长环境,利用包埋、吸附等多种固定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在多孔填料中,为不同微生物提供适宜生长环境,丰富微生物种群,使微生物生态系统形成优势菌群,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波动和种类变化有极强的适应性,提高处理效率和节省运行成本:
1、处理工艺成熟,系统运行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科建禹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科建禹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2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入受限时电机伺服系统渐进跟踪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