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海拔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40018.0 | 申请日: | 2015-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伟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周玉红 |
地址: | 5416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拔 林下 野生 灵芝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海拔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遗传选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野生灵芝,又称仙草、瑞草、灵芝草,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是一种以孢子进行有性繁殖、以木质素为主要碳源养分的药用真菌,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当做中草药利用。灵芝,味甘、性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养血、养心安神、止咳平咳之功效,主治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病症。
灵芝的菌丝体、子实体和孢子都可入药,以紫灵芝药效为最好。紫芝主要含麦角甾醇、有机酸、氨基葡萄糖、多糖类、树脂、甘露醇和多糖醇等麦角甾醇、树脂、脂肪酸、甘露醇和多糖类,又含生物碱、内酯、香豆精、水溶性蛋白质和多种酶类。
现代科学证明,灵芝具有滋补、健脑强壮、消炎利尿健胃、抗肿瘤、镇痛、祛痰、保肝解毒、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还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神经衰弱、失眠、糖尿病、偏头痛、血细胞减少症、心肌炎,以及阳痿遗精、频繁性感冒、消除皮肤黑斑、青春痘。
由于野生灵芝极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目前,灵芝栽培方法普遍采用大棚培养,以木屑棉子壳和麸夫作培养基,生产出来的灵芝药效成分差,主要原因是生长的海拔低、生长期短。而且大棚生产出来的灵芝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与野生灵芝相比,药物价值有很大的差别。
虽然目前也有一些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但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310640430.5的《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公开了一种林下仿野生灵芝栽培方法,其包括菌种选择、菌材选择与加工、菌材装袋、菌材灭菌、接种前准备、接种、菌丝培养、菌地选择、脱袋埋棒、出芝、病害预防等步骤。但存在如下缺陷:菌材所选用的椴木长度为25~30cm、灭菌时间为12h,椴木的长度短、灭菌的时间短,导致出菇时间短、产量低,其原因是菌材的长度短,灭菌时间短,导致菌筒营养低、产量低。再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37026.2《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林仿野生灵芝栽培技术,是在竹林栽培灵芝,采用椴木埋于竹林土之下,并接上灵芝菌种,让其自然生长,利于灵芝菌生长发育,接近野生灵芝的长相。但存在如下缺陷:灭菌时间为18~25h,导致出菇时间短、产量低,其原因是菌筒不能完全熟透,营养低,且容易被杂菌感染。鉴于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海拔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模仿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能有效解决野生灵芝的培养扩大问题,出菇时间长、成品率高、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海拔林下仿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选取菌种:选取深山野生灵芝所生产出的菌种;
(2)菌材选择与加工:选择下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菌材:
a、干椴木
取枯死或折断的树木,将直径22~40cm的树木锯断成40cm的木段;将直径10~21cm的树木先横向锯断成50cm的长度,然后纵向分成两半,再每两半捆扎成木捆;然后将得到的木段或木捆浸水15~20天,至上述木段或木捆的含水率≤40%;
b、木材加工厂下脚料
取木材加工厂下脚料的边头角木片与枝条,制成直径20~25cm、长度30cm的木捆;
c、生椴木
于立冬至次年清明节期间砍伐新鲜的树木,晒干至含水率≤40%,将直径为22~40cm的树木锯断为40cm的长度;将直径14~21cm的树木锯断为50cm的长度;将直径为8~13cm的树木先锯断为60cm的长度,再每两根捆扎成木捆;然后修光锯断面周围残留的针刺状物;
(3)装袋和灭菌:取步骤(2)a或b或c所得菌材,装入塑料袋中,并将上述将塑料袋两端扎紧,得到菌筒,然后置于灭菌锅中,升温至100℃后,开始计时,每m3菌筒灭菌35~45小时,每1~2小时补加100℃的水至灭菌锅,灭菌结束后,继续焖置3~6小时,至灭菌锅内温度≤70℃,出锅;
(4)接种:将步骤(3)出锅后的菌筒置于培养室,堆码≤4层,待完全冷却后,将培养室密封,消毒3~5小时后,将步骤(1)所述菌种接种于菌筒中,再将塑料袋两端扎紧,得到接种后的菌筒;
(5)菌丝培养:保持培养室的温度25~30℃,待菌丝长满菌筒后,再培养≥30天,得到长满菌丝的菌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伟,未经唐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40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田柚幼果移位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南板蓝扦插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