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的注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6969.0 | 申请日: | 2015-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江宁;郭惟嘉;常西坤;刘占新;梁彦波;崔博强;郭皓;白丽扬;张鑫;庞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空区 快速 系统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空区注浆领域,尤其是一种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的注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密度的逐年增大,可供利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许多煤矿采空区逐渐被列为工业和民用建设场地,致使一些地区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工程、商品房等建(构)筑物不得不建在采空区上或穿越采空区而建。
在地表建(构)筑物载荷及其他外力作用扰动下,有可能打破冒裂带岩体的相对平衡状态,重新活化采空区,产生应力再分布、导致地表产生附加移动和变形,进而导致地表建(构)筑物沉降、局部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等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和危害着采空区上方建(构)筑物的规划、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因此若想在采空区上方新建建(构)筑物,必须对其进行治理。
当前对于采空区地基处理的措施主要有:全部充填采空区、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及预先释放老采空区沉降潜力4种。因老采空区埋深不一,部分老采空区时间久远、已经闭坑等原因,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成为适用范围最广、治理效果最好的技术措施。
现有的采空区注浆系统泵送设备单一,只是使用泥浆泵,而泥浆泵泵送能力小,致使工期较长。现有采空区注浆工艺:对于单层采空区采用“一次成孔、全孔注浆”工艺;对于多层采空区有“分段成孔、下行式分段注浆”和“一次成孔、上行式分段注浆”两种工艺。若多层采空区采用“分段成孔、下行式分段注浆”工艺,因需待上层采空区浆液凝固后再用钻机扫孔并钻进至下一层采空区治理位置,因此存在工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采空区注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的注浆工艺。本发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注浆效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的注浆工艺,所述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包括制浆装置、洗孔装置、初注装置、复注装置和浆液面控制装置,所述制浆装置用于制取注浆浆液,洗孔装置用于清洗钻孔,初注装置和复注装置用于注入浆液,浆液面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初注过程中浆液面高度;
所述洗孔装置连接有水池,初注装置和复注装置分别连通制浆装置,浆液面控制装置的探头随初注装置的钢管深入注浆钻孔并实时检测初注过程中的液面高度,所述注浆工艺基于采空区快速注浆系统采用如下步骤:
(1)施工注浆钻孔;
(2)制浆,根据浆液配比调节螺旋给料机和第一皮带输送机的变频调速器及第一供水管上流量控制阀配制出满足要求的纯水泥浆和纯粉煤灰浆,然后将纯水泥浆和纯粉煤灰浆经出浆管输送至搅拌池进行二级搅拌,最终制出满足配比的浆液;
(3)洗孔,将止浆塞下放至采空区上部完整基岩或套管内,通过洗孔装置对该注浆管进行洗孔清洗岩粉封堵的空隙和裂隙,有利于浆液的扩散和浆液与岩石的胶结;
(4)注浆,每一层所需治理采空区均需经初注和复注两个过程,其中
初注:将钢管与浆液面控制装置的探头一同下至预定位置,按浆液由稀到稠的顺序,利用初注装置将其注入采空区,按一定比例向浆液中添加骨料,当浆液面达到预定位置时,浆液面控制装置工作,控制电路导通,自动切断混凝土输送泵电源,初注工序完成,起拔钢管,进入复注工序;
复注:将止浆塞下至所需治理采空区上部顶板完整基岩段,利用复注装置将浆液注入采空区空隙,直至达到终孔标准后,停止注浆;
(5)当所需治理范围内有两层及两层以上采空区时,采用“一次成孔、上行式分段注浆”,需重复步骤(3)和(4),直至所有采空区处理完;当所需治理范围内仅有一层采空区需要治理时,采用“一次成孔、全孔注浆”;
(6)封孔,待注浆完毕后用水固比1∶2的纯水泥浆封孔至地表。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钻孔包括如下步骤:
①定点,采用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或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按照钻孔设计坐标实地放样,误差不得超过10cm;
②安装钻机,根据放样孔位,平整施工平台、安设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6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