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34023.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述友;孙劲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瑞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0 | 分类号: | H01F27/00;A62C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保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变压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等等。变压器是国民经济生活中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尤其是油浸式变压器,由于其承载着大范围的输变电任务,因此,它的安全与正常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变压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火灾或者爆炸等意外情况;其中爆炸是变压器安全运行中最大的威胁。爆炸出现的原因是:当变压器发生绝缘故障,在变压器内部会出现电弧放电现象,而电弧会释放大量的能量,足以气化分解大量的变压器油,从而在变压器的内部产生大量气泡,致使变压器内部压力骤增,若不及时泄压排油,变压器就会发生爆炸。
在现有技术中,当变压器遇到绝缘故障导致其内部压力增加时,通常采用压力释放阀进行泄压。经过实践证明,上述压力释放阀,对于变压器正常的压力升降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当发生绝缘故障等激烈的电弧时,变压器内部压力上升非常迅速,此时,由于压力释放阀本身固有的机械特性,并不能及时释放压力,从而导致变压器发生爆炸;分析已经发生了爆炸的变压器,可以发现,这些变压器都安装了上述压力释放阀,但是,还是没能阻止爆炸的发生,这说明,安装压力释放阀并不能防止变压器发生爆炸。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灭火方法是水喷淋或者水喷雾,但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一种新的变压器灭火方法—排油注氮灭火法,该方法能够预防变压器火灾,在变压器着火前就开始灭火。
上述排油注氮灭火法虽然能够起到预防和灭火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固有的机械结构的特点,导致其对于火情反应时间较慢,因此,其并不能消除爆炸的威胁;而且,即使在变压器上同时安装泄压阀和排油注氮系统,也不能及时排除变压器发生爆炸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变压器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及时排除变压器内部压力从而导致发生爆炸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压器保护装置,包括:减压器和油气分离器,所述减压器通过油气管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连通;所述减压器包括闸阀、爆破片和减压仓,所述闸阀用于与变压器的阀口连接,所述爆破片设置在所述闸阀和所述减压仓之间,且同时与所述闸阀和所述减压仓连接,所述油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减压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连通;所述变压器内部的变压器油和气体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流向所述闸阀,并从所述闸阀流向所述爆破片,同时能够冲破所述爆破片流入所述减压仓,然后经过所述油气管路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
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一端与所述闸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一端与所述减压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爆破片设置在二者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反馈和传输所述爆破片状态信号的爆破信号传感器,所述爆破信号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爆破片连接。
进一步,所述减压器还包括:用于缓冲振动力的振动吸收机构,所述振动吸收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闸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靠近所述闸阀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振动吸收机构包括波纹管、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波纹管的两端,所述第一套环与所述闸阀连接,所述第二套环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连接。
进一步,所述油气分离器包括油气分离罐和出气管,所述油气管路与所述油气分离罐连接;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油气分离罐的上部。
进一步,还包括灭火机构,所述灭火机构能够向所述变压器内输入用于灭火的物质。
进一步,所述灭火机构包括储存有能够灭火的气体的储气瓶和多条气体管道,多条所述气体管道均与所述储气瓶连接;其中一部分所述气体管道用于与所述油气分离罐连接,另一部分所述气体管道用于与所述变压器连接;与所述油气分离罐连接的气体管道上设有气体单向阀。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切断所述变压器注油管路的断流阀。
进一步,所述爆破片由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瑞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瑞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4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城市轨道列车门系统的回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脱落安全平开窗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