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3453.0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0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小东;王学军;窦立荣;王景春;李建林;赵玉光;曹来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刘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分布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储集层,也可简称为储层,是具有连通孔隙、允许油气在其中储存和渗滤的岩层。
一般,通常从储层的岩性、形态、物性和含油气性四大方面对储层进行表征。其中,储层形态是对储层的几何形态进行描述的重要参数,常用的储层形态的描述参数主要有储层的分布范围、储层顶界面构造形态、储层厚度等。
储层地震预测主要是通过分析地震波的速度、振幅、相位、频率、波形等参数的变化来预测储层的分布范围、分布特征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计算储层与非储层波阻抗差异(即绝对波阻抗)来实现对储层分布的预测。具体的,从地震道中抽取反射系数,与提取的子波褶积生成合成地震记录道,利用合成地震记录道与原始地震道的残差修改反射系数,得到新的反射系数序列;然后求取相对波阻抗,再将相对波阻抗与各井绝对波阻抗曲线相拟合的阻抗趋势(低频背景)相加,得到绝对波阻抗。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该方法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低频模型来得到绝对波阻抗,而对于花岗岩潜山优势储层这种储层,其成层性高、内部结构复杂、岩石物理特征变化大且没有明显规律、空间组合和展布特征复杂、控制因素众多,在地震资料上无法解释其厚度和形态,导致无法建立合理的低频模型,故不能有效预测花岗岩潜山优势储层这种结构特性的储层的分布特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有效的预测花岗岩潜山优势储层这种结构特性的储层的分布特征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包括:
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所对应的层面倾角值以及地震属性数据;
将所述层面倾角值和所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属性融合,得到融合数据;
将所述融合数据转换成储层厚度数据,根据所述储层厚度数据来预测储层的分布特征。
优选的,所述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所对应的层面倾角值以及地震属性数据包括:
对所获取的目的层段所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频谱特征分析,得到频谱分析参数;
根据所得到的频谱分析参数,对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进行谱分解变换运算,确定目的层段所对应的敏感频段;
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在所述敏感频段内所对应的层面倾角值;
从所述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中提取出与所述敏感频段对应的地震属性数据。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层面倾角值和所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属性融合,得到融合数据包括:
构建层面倾角值和地震属性数据之间的数据融合计算关系式:
F(a,f,d)=(a×fn)÷d
其中,a为振幅属性值,f为瞬时频率,d为层面倾角值,n为常数;
利用所构建的数据融合计算关系式计算融合数据。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获取的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中振幅与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获取的地震属性数据与目的层段总孔隙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
将所述融合数据转换成总孔隙体积数据,利用所得到的总孔隙度体积数据来预测储层的分布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所对应的层面倾角值以及地震属性数据;
融合单元,用于将所述层面倾角值和所述地震属性数据进行属性融合,得到融合数据;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融合数据转换成储层厚度数据,根据所述储层厚度数据来预测储层的分布特征。
优选的,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频谱分析子单元,用于对所获取的目的层段所对应的测井数据进行频谱特征分析,得到频谱分析参数;
谱分解变换子单元,用于根据所得到的频谱分析参数,对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进行谱分解变换运算,确定目的层段所对应的敏感频段;
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在所述敏感频段内所对应的层面倾角值;
提取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目的层段的测井数据中提取出与所述敏感频段对应的地震属性数据。
优选的,所述融合单元包括:
构建子单元,用于构建层面倾角值和地震属性数据之间的数据融合计算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4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