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动力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及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3246.5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6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俞海桥;王俊川;陈晓红;苏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动 一体化 污水 再生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动力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及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AerationBiofilm Reactor,MABR),由中空纤维膜填料部分和水流部分组成。中空纤维膜不仅向生物膜供氧,同时又是附着生物膜的载体。纯氧或空气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微孔为生物膜进行无泡曝气,在中空纤维膜的外侧形成的生物膜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生物膜吸附和氧化分解,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MABR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器,其显著特点是无泡供氧,即将供氧压强控制在泡点(曝气时纤维膜壁上产生气泡的最低气体压强)以下,供氧过程中没有肉眼可见的气泡形成,可以提高曝气效率。但是常规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的中空纤维膜丝为简单的布置,如《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去除高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刘鹏飞,朱文亭,刘旦玉等,给水排水2006,32(8),48-51)中公开的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存在填充密度不高、曝气效率低的缺陷,且需要发电机,风机等耗能设备,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微动力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及处理工艺,曝气效率高,有效节省能源,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微动力一体化膜法污水再生器,包括供电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无泡曝气区、膜生物反应区及虹吸装置;
调节池内的水通过输水管路进入一体化处理罐体;
无泡曝气区内设有风机、监测设备、曝气设备及曝气池;该风机、监测设备及曝气设备通过输气管路连通,监测设备设在风机与曝气设备之间;曝气设备包括若干曝气填料,该曝气填料包括中心座及与中心座内部连通的若干膜结构,该若干膜结构围绕中心座外围周向间隔布置以呈花瓣式结构;该若干曝气填料相互串接以使中心座内部相互连通且形成过气通道;风机产生的气体由输气管路依次经过监测设备、中心座进入膜结构并通过膜结构向曝气池中曝气;
膜生物反应区内设有用于固液分离的膜组件,所述无泡曝气区之部分曝气设备延伸至膜生物反应区内;
虹吸装置包括通过输水管路连通的中间水箱和密闭式的收集池;中间水箱与膜生物反应区高度齐平且通过输水管路相互连通;收集池高度低于膜生物反应区;膜生物反应区与中间水箱均通过设有第一阀门的输水管路连通外部水源;膜生物反应区与中间水箱间设有第二阀门;膜生物反应区与收集池间设有第三阀门;收集池上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第四阀门,出气口通过输气管路分别连通膜生物反应区内的曝气设备及风机;出气口与膜生物反应区内曝气设备间设有第五阀门;出气口与风机间设有第六阀门。
一实施例中:所述曝气填料包括气母管及若干中空膜丝,该气母管即构成上述之中心座,该中空膜丝即为上述之膜结构,该若干中空膜丝围绕气母管外围周向间隔布置构成上述之花瓣式结构;每一中空膜丝弯曲呈U型且其两端均与气母管连通以使中空膜丝内部与气母管内部连通;每一曝气填料之气母管上端口直接或通过连接管与上一个曝气填料之气母管下端口连通,最上方的曝气填料之气母管上端口与输气管路连通,最下方的曝气填料之气母管下端口装接有一堵头。
一实施例中:所述曝气填料包括母接管及若干膜单元,该母接管即构成上述之中心座;该膜单元即为上述之膜结构,该若干膜单元围绕母接管周向间隔设置 构成上述之花瓣式结构;该膜单元包括气母管及若干中空膜丝;气母管与母接管内部连通;每一中空膜丝弯曲呈U型且其两端均与气母管连通以使中空膜丝内部与气母管内部连通;中空膜丝中部的弯曲段通过一固定结构固定在膜单元之自由端;每一曝气填料之母接管上端口直接或通过连接管与上一个曝气填料之母接管下端口连通,最上方的曝气填料之母接管上端口直接或通过连接管与输气管路连通,最下方的曝气填料之母接管下端口装接有一堵头。
一实施例中:所述无泡曝气区及膜生物反应区均设在污水处理罐内以构成一体化污水处理罐体。
一实施例中:所述中空膜丝为纤维膜制成,该纤维膜由从内到外的疏水层、支撑层、亲水层依次层合在一起形成;所述中空膜丝的膜孔径小于3μm。
一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设备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曝气填料组,每一曝气填料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接的曝气填料;所述监测设备为至少两个,各一曝气填料组对应各一监测设备。
一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设备还包括普通填料,普通填料设于曝气填料之上方。
一实施例中:所述收集池与膜生物反应区的高度差为至少5m;所述膜组件为低压膜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猪饲料
- 下一篇:一种牛犊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