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控制缓冲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33212.6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仰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流量控制缓冲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它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调节、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
目前工程机械用板翅式换热器普遍存在鼓爆问题,分析其原因: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由于液压油流量变化导致冷却器局部因液压油堆积而造成瞬间油压升高,从而导致通道爆裂。据业内不完全统计,仅泵车用液压油换热器鼓爆率达30%,而冷却器鼓爆会对用户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1、机器无法作业,耽误工程进度;
2、液压油损失,需要重新添加新的液压油,增大了生产成本。
鉴于此问题,部分企业于换热器的液压油入口增设阀门,然而,现有的油阀均是在瞬间开启到最大或瞬间关闭,并不能有效降低油压,且增设的阀门易损坏,由此,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流量控制缓冲阀,以解决现有油阀易损坏的问题以及现有油阀无法有效降低油压,板翅式换热器依然容易发生鼓爆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流量控制缓冲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开有出液口,其顶部设置有开口,并连接有阀盖,所述阀盖上开有进液口,阀体内部的中心可上下移动的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与阀体内部的底面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阀盖上开有与阀芯相配合的上限位槽口,阀体上开有与阀芯相配合的下限位槽口,所述上限位槽口与进液口相连通,且上限位槽口的口径大于进液口的口径,所述下限位槽口与出液口相连通,且下限位槽口的口径大于出液口的口径,所述阀芯上端的中心开有流体进口,其下端的中心开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进口与流体出口相连通,且流体进口的口径小于进液口的口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芯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阀体前、后两侧的内壁上开有与阀芯相配合的弧形槽,且阀体左、右两侧设置有起限位作用的限位板,将阀芯设置成圆柱形结构,减少其与阀体的接触面积,降低其上下移动时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板与阀体为一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体出口的口径大于流体进口的口径,所述阀体上位于下限位槽口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装置的下端抵靠在卡槽上,其上端抵靠在流体出口、流体进口连接处的台阶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流量控制缓冲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其能将液压的脉冲压力产生在阀体中,并有效的降低压力,从而杜绝了鼓爆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冷却器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流量控制缓冲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小流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正常流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大流量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阀体;2、阀盖;3、阀芯;4、弧形槽;5、限位板;6、流体进口;7、出液口;8、进液口;9、弹簧;10、下限位槽口;11、流体出口;12、卡槽;13、上限位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豫达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33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