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滤滤芯实际纳污容量测定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328929.1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公告)号: CN104931404A 公开(公告)日: 2015-09-23
发明(设计)人: 张久政;王富安;刘勇;刘党华;杨春木;王佳;李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 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5/08 分类号: G01N15/08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施秀瑾
地址: 332007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油滤滤芯 实际 容量 测定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油滤滤芯实际纳污容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油滤滤芯性能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使用寿命,使用寿命越长,用户采购滤芯节约的成本越多。在实验室中,使用寿命是在多次通过试验台上,通过实际纳污容量进行评价。早在1981年颁布的多次通过试验标准ISO4572中,提出了“视在纳污容量”的概念,它将试验结束时试验粉尘的注入总量作为纳污容量,这种纳污容量的测定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与真实纳污容量相差甚远。这是因为注入的试验粉尘会有相当一部分残留在试验系统中,而不是被滤芯截留。因此这种方法不利于评价不同滤芯性能的优劣差异。之后在1999年颁布的新多次通过试验标准ISO16889中,将“视在纳污容量”改为“实际纳污容量”,即从结束时试验粉尘的注入总量中,减去试验系统残留粉尘。但经过很多滤芯生产商的实践后证实,这种传统的实际纳污容量测定方法,由于涉及到滤膜标定、空白测试、重量污染度测量,至少需3小时以上,同时需测试的参数较多,累计误差也较大。行业协会组织了多次油滤滤芯联合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按照传统的实际纳污容量测定方法,各参与单位纳污容量结果相差较大。可见,这种传统的实际纳污容量测定方法,效率低、准确性差,不利于普遍推广。

要提高实际纳污容量测量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应当直接测出,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否则中间环节越多,操作步骤越繁琐,花费时间就越长,产生的累计误差也越大。对于油滤滤芯,想要直接测量实际纳污容量,就必须将滤芯中的油液完全分离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油滤滤芯实际纳污容量测定方法,解决了传统实际纳污容量测试时间长、累计误差大、重复性差且无法用于现场滤芯使用寿命评估的问题,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准确度好的特点,可用于实验室油滤滤芯实际纳污容量的测定,还可用于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现场滤芯使用寿命的评估。

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步骤:

1)    准确称量滤芯和烧杯质量,分别记为G1和G2

2)    多次通过试验结束后,取出滤芯放入超声波清洗槽中,并倒入清洗溶剂,溶剂用量要以没过滤芯为准;

3)    打开超声波清洗器,清洗3~5分钟;

4)    用压缩空气将滤芯中残留的液体排出到超声波槽中,并将超声波槽中的液体和试验粉尘全部转入烧杯中;

5)    将滤芯重新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倒入清洗溶剂,重复3)~4);

6)    将烧杯静置2~3分钟,然后将澄清液倒入溶剂回收瓶中;

7)    再次将洁净清洗溶剂倒入烧杯中,溶剂用量要以没过粉尘为准,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得试验粉尘中的油液被充分置换出来,重复6);

8)    将烧杯置入恒温80℃的水浴锅中5~8分钟,使残留溶剂全部挥发,同时用风扇将滤芯吹干,进行称重记为G3

9)    称量装有试验粉尘的烧杯质量,记为G4

10)     G4+G3-G1-G2即为实际纳污容量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需测试仪器价格低廉,无需传统方法的α射线电离器、高精度分析天平(分度值0.05mg)、真空滤膜抽滤装置等精密仪器,减少了仪器购置费用;

2)本发明整个测试过程仅需0.5小时,相比传统方法需要3小时以上,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采用直接测量,累计误差较低,而传统方法中间环节较多,累计误差较大;

4)本发明不仅可用于实验室中,还可以应用在现场油液滤芯纳污容量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工艺方法包括步骤:

1)    准确称量滤芯和烧杯质量,分别记为G1和G2

2)    多次通过试验结束后,取出滤芯放入超声波清洗槽中,并倒入清洗溶剂,溶剂用量要以没过滤芯为准;

3)    打开超声波清洗器,清洗3~5分钟;

4)    用压缩空气将滤芯中残留的液体排出到超声波槽中,并将超声波槽中的液体和试验粉尘全部转入烧杯中;

5)    将滤芯重新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倒入清洗溶剂,重复3)~4);

6)    将烧杯静置2~3分钟,然后将澄清液倒入溶剂回收瓶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九江七所精密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8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