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铲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8319.1 | 申请日: | 2015-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蕊;唐建国;卢书湘;刘剑;何周雄;李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8 | 分类号: | E02F9/28;E02F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铲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挖掘机上的铲斗。
背景技术
挖掘机铲斗上的斗齿是装配在齿座上,配合铲斗挖掘和装载物料。斗齿属于易损件,容易断裂和磨损,但是齿座要求不允许断裂,如果断裂则严重影响作业进度和效率。斗齿和齿座断裂的原因主要与斗齿、齿座的结构和其作业工况有关。作业工况无法设计和规定,因此只能从提高斗齿和齿座本身强度和优化其受力情况而解决问题。
如图1所示,目前多数厂家的斗齿和齿座的配合结构都是齿座后端被焊在铲斗主板上,斗齿插入齿座的头部,然后将横销插入两者的孔中,将其连接,形成组合结构,承受外载负荷。这种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齿座焊接在主板上,此焊缝属于异种材料焊接,容易开裂;2.斗齿和齿座前端组合,在承受垂直斗齿方向力的情况下,斗齿开口处作为一个受力支点,容易从此处开裂而造成齿座舌头根部断裂;3.斗齿和齿座的连接销放在齿座头部,成为强度薄弱点,容易从此处开裂;4.没有限位结构,斗齿相对齿座晃动,使得横销断裂或弯曲,同时容易使斗齿受冲击断裂。虽然现在部分厂家已经将斗齿内腔面和齿座头部配合形式优化为面面接触形式,但是受铸造工艺收缩变形等影响,斗齿内腔面和齿座头部配合面的平面度和粗糙度很难保证,因此,多数情况下两个面都是点接触或线接触,从而引起斗齿受力不均,仍然可能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铲斗,它可以解决挖掘机铲斗在铲装物料时,斗齿受冲击容易断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铲斗,包括铲斗主板,斗齿和齿销,所述铲斗主板连接有齿座本体,所述齿座本体前部设置有向前凸出的支座头,所述支座头后部的所述齿座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斗齿套装在所述支座头上并通过所述齿销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齿座本体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支座头根部设置有过渡台阶,所述齿座本体靠近两端头部处设置有凹槽,所述齿座本体后端面设置有后端坡口,所述后端坡口与所述铲斗主板焊接。
进一步:所述斗齿中部设置有斗齿腔,后部设置有上、下开档支腿,所述斗齿腔内上下面设有垫片,所述上、下开档支腿上开有通孔,所述斗齿腔开口部和所述上、下开档支腿根部连接处设有台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将原来焊接在铲斗主板上的齿座改成将齿座设置在一块与铲斗主板焊接成一个整体的齿座本体上的支座头和连接通孔,支座头是固定不动的,避免了齿座单独焊在主板上的焊缝开裂,提高了整体强度,简化工艺过程;
2. 本发明优化斗齿结果,使其上下支腿搭接到支座主板上,缓解斗齿内腔开口处的受力大小;
3. 本发明优化斗齿和支座上销孔的位置,提高了斗齿内腔和支座头的强度,使其不容易断裂;
4. 本发明设置具有凸台的限位装置,斗齿相对支座头没有前后、上下相对位移,解决了斗齿因晃动而造成斗齿、齿座和齿销容易断裂的问题;
5. 本发明支座两端头部外侧主板上开凹槽,缓解应力,避免头部根部开裂;
6. 本发明制造工艺简单;结构重量轻,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挖掘机铲斗中斗齿、齿座及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铲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斗齿、齿座及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齿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斗齿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齿座和斗齿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沿A-A剖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1、齿座本体,1-1、连接通孔,1-2、过渡台阶,1-3、凹槽,1-4、支座头,1-5、后端坡口,2、斗齿,2-1、通孔,2-2、配合台阶,2-3、斗齿腔,2-4、开档支腿,3、齿销,4 、垫片,5、铲斗主板,6、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现有技术的铲斗,包括有铲斗主板5和斗齿2、齿座6后端被焊接在铲斗主板5上,斗齿2插入齿座6的头部,然后将齿销3插入两者的孔中,将其连接;这种结构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存在较多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8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楼层中水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混合动力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