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0995.4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3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善庆;陈志高;姜德建;李龙;曾宏亮;俞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瑞玛新药实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1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周栋 |
地址: | 410331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咽喉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的中药原料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显齿蛇葡萄8—12份、生地黄3—7份、岗梅4—8份、威灵仙3—7份、玄参3—7份、朱砂根3—7份、薄荷3—7份。该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口服液、片剂、胶囊剂、混悬剂和颗粒剂等。该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利咽止痛的功效,对急慢性咽炎所致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有异物感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慢性咽炎又称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急、慢性咽炎是临床十分常见,急性咽炎呈急性病变过程,病势急重,慢性咽炎则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生活及工作的诸多不便。
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大多采用抗生素,免疫治疗及微波、射频等物理治疗,但治疗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药物的副作用及物理治疗后继发的咽干、咽痛等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医传入前在中国医疗史上一直占独家统治地位,在治疗急、慢性咽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完整的治疗体系,有良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尤其是对咽干、咽痛等症状的改善及愈后更是普遍受到群众和社会的公认。所以能为大众提供疗效更为确切、安全性更高的治疗该病的药物是目前中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喉痹”。中医学对喉痹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中最早有了喉痹的记载。中医认为咽炎的病变在于咽喉,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胃、肾有密切关系。并分为急性和慢性咽炎。
对于急性咽炎的病因病机,《黄帝内经》进行了多次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曰:“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喉痹日赤……”,说明喉痹多由火热之邪上灼所致,若热邪传里,则可致肺胃热盛之证。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喉痹病因分内外,内因多为脏腑虚弱、正气不足,外因则不外风、热、寒、湿等几种邪气交互错杂而为病。喉痹的病机,主要是风、热、寒之邪经口鼻而入,伤于肺卫,上攻咽喉,或外邪蕴里化热,或平素多食辛热煎炒之味,肺胃热盛,邪热循经上蒸咽喉所致。
慢性咽炎病因病机常为脏腑虚损,耗伤阴分,虚火上炎于咽喉而致,或因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滞留,或粉尘,浊气刺激,嗜好烟酒辛辣,劳伤过度等引起,肺阴虚则津液不足,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循经上炎;肾阴虚,肾之经脉上络于肺,肾阴虚每致肺也阴虚,虚火上炎,遂至喉痹。另外,虚火上蒸,烁津成痰,加之脉络痹阻,气机不利,致气滞痰凝,痰火郁结。咽喉为肺胃的门户,如肺胃有蕴热,火热上炎,气血结于咽喉,可见局部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而发病。另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咽喉干燥,打鼾,久而也可发为咽炎。
因此,无论是急性和慢性喉痹,其最终的机理均以肺胃热盛或虚火上炎,邪热循经上蒸咽喉所致。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中药治疗该病应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并且以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滋养肺肾、利咽止痛、化痰利咽为主要治疗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瑞玛新药实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普瑞玛新药实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20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