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纸无源标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17811.9 | 申请日: | 2015-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航;徐立强;吴建东;董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6K1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徐进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无源 标签 系统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纸无源标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后台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屏、无线中继器、无源电子纸标签;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分别与人机交互屏和无线中继器有线连接;所述无线中继器与无源电子纸标签无线连接;本发明替代传统的库房标签,与库房系统连接,智能的根据库房库位信息改变标签信息,辅助库房人员进行出入库操作,可替代人工记录维护,无延迟,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纸无源标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仓储/库房管理中,都将货物按照分类以不同区域、不同货柜、不同货架和仓位进行存放。库管员对来料要按照规定的存放标准和位置进行操作,对去料要快速找到存放位置,并记录存取的详细流水。库房到每个关键时间点时,需要对库房进行盘点操作,即核对仓位中的物料是否与记录一致。为了操作方便,每个货架都会在不同的仓位进行标识,贴上货架标签,并记录仓位存放物资的类别、名称、重量、数量、质保期等关键信息。
目前货架标签普遍采用纸质卡片,由库管员根据来料和去料的流水账在标签中记录,记录满页后再更换新卡片。纸质卡片最大的问题就是记录不标准,除记录员以外的人难以识别。同时,对于流水账的及时更新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往往会由于人员失误导致漏记,错记的现象发生,影响对资产核算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以数码管的形式表现的独立电子标签,主要的作用就是以数字或简单字符的形式辅助库管员记录仓位存放信息。该类方式只能反映仓位存货有无存放或存放数量的信息,存放品名、流水、质保期等信息仍需要人工记录,并且电子标签中的数量信息也需要由存取操作员进行操作。遗漏现象仍有机会发生。后续又出现了能接入互联网的电子标签,比如公开号为CN201654813U的公开文件中,电子标签能与后台系统进行互动,仓位存储信息由后台系统进行统一维护。该标签虽然免去了人工维护的工作,但是在标签展示上仍出现提示信息不足,需要库管员反复查询后台系统才能完成盘点操作等情况。最新出现的电子标签改进了标签本体的显示,比如公开号为CN201210140979,采用无线技术,将后台系统维护的仓位存储信息与标签本体展示的信息进行同步,方便库管员能快速获取仓位信息,并可借助扫码枪、手持终端等设备完成信息的核对和更改。
但是,上述所提供的方案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带屏幕显示并支持分布式通讯的电子标签目前尚无“无源”设计方案,供电或者信息传输,增加了布线成本,对标签的加装、改造、更换等都带来一定困难。二、电子标签采用电池供电技术,在3个月~6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需要花费大量人工去更换电池,从成本经济性和操作性上都不理想。三、电子标签普遍采用LED/LCD电子屏幕,由于屏幕是自发光,并由于光滑表面层玻璃导致反光,里面的信息不易被机器识别,如二维码扫码器难以解码读取显示的二维码。四、大部分采用无线技术的电子标签需要与无线AP(数据集中发射机)进行星型结构组网,每个电子标签都需要有无线AP的信号覆盖,因此需要在库房位置部署若干个无线AP节点,使系统成本和安装都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电子纸的无源标签系统,即用于替代传统的库房标签,能够与库房系统连接,智能的根据库房库位信息改变标签信息,辅助库房人员进行出入库操作,可替代人工记录维护,无延迟,准确率高的智能标签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纸无源标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后台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屏、无线中继器、电子纸无源标签;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分别与人机交互屏和无线中继器有线连接;所述无线中继器与电子纸无源标签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WIFI路由器与智能设备终端,所述WIFI路由器与后台控制系统有线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WIFI路由器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货架,所述电子纸无源标签固定于货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接口电连接器
- 下一篇:排插座、插头以及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