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及其配方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17314.9 | 申请日: | 2015-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1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澳明威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2 | 分类号: | C08L101/02;C08K13/04;C08K7/14;C08K3/26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余丽霞 |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高韧型 片状 塑料 生产 方法 及其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程机械、汽车、建筑、环保设施、电气电信等领域的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及其配方。
背景技术
片状模塑料(Sheet Moulding Compound,简称SMC)是用上、下塑料薄膜裹覆着聚酯树脂、短切玻璃纤维、填料和辅助材料的片材,是用途广泛的模压合材料品的半成品。SMC具有优越的电气性能、耐腐蚀性能、质轻及工程设计容易、灵活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泛,举例如下:
汽车工业的应用:悬架零件,前、后保险杠,仪表板等;车身及车身部件,硬壳车顶、防滑地板、阻流板、遮阳罩、发动机罩;发动机盖下部件,导风罩、进气管盖、风扇导片圈、发动机隔音板;车内装饰部件:车门把手、仪表盘、转向杆部件;
铁路车方面的应用:座椅、茶几台面;铁路车辆窗框、车厢壁板与顶板、铁路信号应答器;
电气及通信工程中的应用:电器罩壳、电器开关盒、电器配线盒、电缆分配箱外壳、终端分配器;
电子工程应用:天线反射罩、雷达罩、印刷电路板;
电器元件:绝缘子、绝缘操作工具、电机换向器;
通信设备应用:电话机外壳、电缆分配箱、电话亭;
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高层屋顶水箱、净化槽;
淋浴用品:如浴缸、洗池、防水盘、坐便器;
建筑模板、储存间构件:如壁板、顶蓬、门框;
其它:集装箱、电杆夹套、工具锤柄和铲柄、餐饮用具、货架托盘。
与钢零件相比,模压成型SMC件具有许多优点,如生产周期短、便于样件改型、投资效益较好、重量较轻;后道工艺模压是环保性工艺,排污较少;设计自由;电性能、耐用性和隔热性好等。但目前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就是韧性较差、耐冲击性差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及其配方,使其具有更高机械强度、韧性得以大大提升、更大空间的提升了SMC玻璃钢的冲击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首先,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不饱和树脂165份;
增韧剂10份;
乙烯基树脂15份;
低收缩添加剂60份;
稀释剂15份;
降粘剂3份;
内脱模剂12份;
增稠剂4.2份
分散剂2份;
阻聚剂份1.3份;
填料400份;
(2)先将步骤(1)中的不饱和树脂与增韧剂混合并升温至60℃,在300-500转/分钟的速度下持续搅拌15分钟,待增韧剂和不饱和树脂混匀并冷却后再进入下一步;
(3)再依次加入乙烯基树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搅拌,边搅拌边加入其它各种助剂,每一批次的树脂糊搅拌温度应保持在±2℃范围内;基准温度如下:
气温低于10℃,搅拌基准温度为25℃;
气温10-25℃,搅拌基准温度为30℃;气温25℃以上,搅拌基准温度为40℃;
(4)校核泵比:A泵34KG/MIN、B泵0.21KG/MIN;
(5)合格后,开启SMC成型机,其中1号短切采用一英寸辊转速46rev/min,2号短切采用二英寸辊转速46rev/min,混合泵转速800rev/min;
(6)收卷,产品包装后送增稠房增稠,增稠房温度40℃-45℃,增稠时间12-15小时,检验,合格后入库。
步骤(1)与(2)之间,按步骤(1)原料制造SMC糊实验,实验合格后,进入下一步,若不合格,重新调整配方。
作为可选,步骤(1)选取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不饱和树脂170份;
增韧剂10份;
乙烯基树脂18份;
低收缩添加剂一55份;
低收缩添加剂二10份;
稀释剂12份;
降粘剂2.5份;
内脱模剂12份;
增稠剂4.2份
分散剂2份;
UV 2份;
阻聚剂1.3份;
阻燃剂400份。
本发明所述的高强、高韧型片状膜塑料的生产方法及其配方的有益效果为:
(1)可有效提高SMC膜塑料基础性能,使模压成型SMC件在韧性和耐冲击性方面的性能大大提高,例如,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可提高3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澳明威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澳明威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7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