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v6的变电站巡检中视频监控及射频识别二维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7427.0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邓攀;田飞;邹德意;张庚;汪洋;胡紫巍;丁慧霞;高强;滕玲;仝杰;王智慧;苏斓;金逸;费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N7/1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孟卜娟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v6 变电站 巡检 视频 监控 射频 识别 二维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Pv6的变电站巡检中视频监控及射频识别二维码的系统及方法,系统由视频监控模块与射频识别二维码模块构成;视频监控模块自顶向下,由监控调度中心与各级监控中心和监控设备组成;射频识别二维码模块由二维码模块、射频前端以及处理中心组成。该系统为电力通信行业提供了设备监控、人员操作监控和运行维护监控等视频监控任务,在电力行业中,对电力设备,尤其是变电站,做到定期到位的巡视检查,这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变电站巡检可及时发现其缺陷和故障,视频监控模块采取IPv6通信协议进行网络通信,在数据的安全性与传输性能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本发明系统简单、完整,扩展性能好;工作可靠、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通信领域,涉及视频监控及射频识别二维码的系统,更具体的,涉及以IPv6关键技术为基础的变电站巡检中视频监控及射频识别二维码技术的方法,可应用于电力通信行业的设备监控、人员操作监控、运行维护监控等领域。
背景技术
二维码(two-dimensional bar code),也称二维条码,是相对于一维码而言的,它根据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将数据符号信息按一定规律记录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内[5]。在代码编制上,它巧妙的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与一维条码相比,二维条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示信息,弥补了一维条码存在的缺陷。首先,二维条码能够在很小的面积内表示大量的信息,脱离了对数据库的依赖;其次,二维条码能够表示汉字、图像等信息,拓展了条码的应用领域:再次,二维条码具有纠错功能,提高了条码的抗干扰能力;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在变电站巡检过程中加入射频识别和二维码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巡检效率以及确保巡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对于确保电力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普通意义上的视频监控包括前段摄像机、传输线缆、视频监控平台三个部分。摄像机可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和模拟摄像机,可作为前端射频图像信号的采集。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了短短二十几年时间,从模拟监控到火热数字监控再到方兴未艾的网络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全球的今天,拥有独立IP的监控设备已经能完成更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了。然而,目前监控市场缺少统一的规范,而且IPv4地址也岌岌可危,所有,将监控系统与IPv6技术相结合势在必行。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缩写,换句话说,IPv6就是下一代互联网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协议。现在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它最大的问题是网络资源的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忆台主机。而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可以达到IPv4的约8x1028倍。虽然IPv6也会造成IP地址的浪费,但是,在于IPv4对比起来,IPv4实现的只是人机对话,而IPv6则扩展到了任意事务之间的对话,它不再只为人提供服务,更可以为更多类型的硬件提供服务,例如“家电、传感器、远程录像设备”等。
在现代电力行业中,供电系统线路繁多,且输电线路长、电压等级多、地域分布广,因此给线路巡检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传统的电力设备巡检普遍采用的人工巡视、手工纸质记录的落后工作方式,存在记录丢失、效率低下、工作周期长、巡检的到位情况不易于监督等管理上的漏洞,使得电力部门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供电系统的设备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7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