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306825.0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0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云平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06;A61K35/618;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悸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证。病情轻者为惊悸,病情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本病临床上分为虚、实两大类,治疗时除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治疗外,还要结合养心安神。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柴胡12-18g、白芍10-12g、丹参15-18g、柏子仁15-18g、酸枣仁15-18g、合欢皮10-15g、郁金10-15g、生龙骨20-30g、生牡蛎20-30g、炙甘草10-12g。
优选用量:柴胡18g、白芍10g、丹参15g、柏子仁15g、酸枣仁15g、合欢皮10g、郁金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炙甘草10g。
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使用方便,疗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药理分析:心悸之证与心、肝两脏密切相关。只有在心有所主,肝有所藏,心主不乱,肝舒不滞的前提下才能使血脉调和。心悸虽是病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但其主因是气机失于舒达,血脉失于通利,故脉象出现节律失调的变化。上述方剂中首选大剂量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丹参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共为臣药。柏子仁、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安神定志;合欢皮解郁安神;郁金既活血化瘀,又行气解郁,清心利胆,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又缓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肝气条达,血脉通利,心神安宁,诸症悉平。
剂型及用法: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600ml,浸泡2小时,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汁约200ml;二煎加热水6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50分钟,取汁约2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两小时各服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戒忧郁,畅情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制成:柴胡12-18g、白芍10-12g、丹参15-18g、柏子仁15-18g、酸枣仁15-18g、合欢皮10-15g、郁金10-15g、生龙骨20-30g、生牡蛎20-30g、炙甘草10-12g。
实施例2:一种治疗心悸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柴胡18g、白芍10g、丹参15g、柏子仁15g、酸枣仁15g、合欢皮10g、郁金1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炙甘草10g。
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病人2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5-35岁6例,35-45岁8例,45-55岁10例,55岁以上4例,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1年。
二、诊断标准:
1、病史:既往无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史,仅由于精神不畅、情志不遂、气怒或伴有惊恐等因素所致的心悸。
、症状:心悸时作,每因情志不遂、恼怒时诱发加重或伴有心烦、失眠、嗳气、胁胀、食少、便溏、舌苔薄白、脉弦等。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心律失常病变。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诸症消失,心电图检查正常,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好转:诸症消失,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但仍有复发。
四、治疗结果:服药10天一个疗程,多数患者一疗程明显减轻,两疗程痊愈。有效率100%,治愈率96.5%,好转3.5%。
五、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45岁,教师。2013年3月就诊,自述3年前因精神刺激而导致心悸、胸闷,伴有胁胀、嗳气、失眠、多梦,每因情志不遂即诱发加重,曾服过多种西药及中成药,疗效不显,求治于中医。查体:精神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而结代。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律不齐。据其症状体征,辨证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心失所养而导致的心悸。给予上述方剂服用一疗程,诸症大减,继服一疗程,痊愈,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病例2:李某,男,40岁,工人。2012年5月初诊。自述心悸、胸闷反复发作两年多,每在情绪波动时复发加重,屡经中西药物治疗,均疗效不显。问诊得知该患者素性抑郁,常与家人争吵,故患此证。除心悸频作外,伴有嗳气、善太息,食少乏力等证。心电图检查示:心律不齐。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细而结代。据其症状体征诊为心悸,辨证为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心失所养,给予上述方剂服用一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云平,未经刘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6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