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04999.3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腾特种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97/00;C08K13/06;C08K9/04;C08K7/14;C08K3/04;C08K5/544;C08K3/22;C08K5/14;C08K5/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耐磨 高分子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与小分子不同,具有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具有多分散性的特点,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易改性、易加工的特点,使其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不可取代的优异性能,从而广泛用于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不可缺少的材料。
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有高分子材料存在着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尤其是在材料使用环境为循环摩擦或极速摩擦时,产生的摩擦高温导致高分子材料变性、老化、硬脆,逐渐失去高分子材料本身所具备的的优良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具备优良综合性能的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80,玻璃纤维5~8,石墨粉1~3,偶联剂5~10,木质素0.5~2,补强助剂1~3,纳米填料材料8~10,交联剂0.5~2。
所述石墨粉的纯度大于90%。将石墨粉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必需成分较为有利,其可提供较高的耐磨性。
所述偶联剂为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其与环氧树脂均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
所述纳米填料材料为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氢氧化铝。
所述补强助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其可产生缩合作用及与其他化合物发生氢键作用,增强组织耐高温及耐磨效应。
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质量比1:1复合物,使高分子之间产生化学键而相互连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提高材料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所具备的优点:各原料之间的协调增效作用好,使得高分子材料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同时具有优越的耐磨和耐高温性能,可用于极速摩擦及循环摩擦的使用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份,玻璃纤维5份,石墨粉1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5份,木质素0.5份,木质素磺酸钠补强助剂1份,纳米级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氢氧化铝填料材料8份,交联剂0.5份,其中交联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质量比1:1的复合物。
实施例2: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80份,玻璃纤维8份,石墨粉3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10份,木质素2份,木质素磺酸钠补强助剂3份,纳米级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氢氧化铝填料材料10份,交联剂2份,其中交联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质量比1:1的复合物。
实施例3: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5份,玻璃纤维6份,石墨粉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9份,木质素1.5份,木质素磺酸钠补强助剂2份,纳米级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氢氧化铝填料材料9份,交联剂1份,其中交联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质量比1:1的复合物。
实施例4:一种耐高温耐磨高分子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9份,玻璃纤维8份,石墨粉1.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6份,木质素1.2份,木质素磺酸钠补强助剂1份,纳米级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的氢氧化铝填料材料10份,交联剂1.8份,其中交联剂为过氧化苯甲酰与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质量比1:1的复合物。
本发明不受以上实施例的限制,凡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基础上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修饰或置换,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腾特种电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美腾特种电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4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减阻表面纹理活检针
- 下一篇:X线摄影防护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