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中扭杆组件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03979.4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3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葛琪;黄友剑;林胜;周炜;夏亮;荣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谭武艺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机车 抗侧滚扭杆 系统 中扭杆 组件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机车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中扭杆组件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属于铁路机车转向架,是安装于铁路机车转向架上的一种金属弹性构件,该金属弹性构件涉及到弹性减振性能,因此一般都需要进行性能检测或测试。扭杆组件是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结构比较复杂,一套扭杆组件包括一个扭杆和两个扭转臂。在工作载荷下,两个扭转臂以扭杆为旋转中心,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使得扭杆承受扭转荷载。为了保证产品的各项性能,一般在产品设计阶段都会进行技术性能的分析,现在一般都是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抗侧滚扭杆系统进行分析;但是对于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中扭杆组件而言,在利用有限元技术对扭杆组件的变形行为进行仿真模拟时,一般都存在下述缺点:1、不共节点的扭杆组件分析不能收敛:传统的过盈装配方式的铁路机车扭杆组件的分析方法中扭杆的网格和扭转臂的网格共平面但不共节点或者不共平面也不共节点,这样分析方法具有导致有限元分析无法顺利收敛并最终无法完成分析的缺陷。2、扭杆组件分析完成后应力产生畸变:传统的过盈装配方式的铁路机车扭杆组件的分析方法中,扭杆的网格和扭转臂的网格共平面但不共节点或者不共平面也不共节点,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些有限元分析的设置技巧可以使分析计算完成,但是由于接触面网格不共节点,导致接触面的应力产生畸变,应力结果不连续且不真实。因此,如何实现铁路机车扭杆组件的有限元分析,确保有限元分析的正常收敛,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分析方法无法收敛或者收敛但应力产生畸变的缺陷,能够适应复杂系统结构的扭杆组件分析、促进有限元分析顺利进行的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中扭杆组件的分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机车抗侧滚扭杆系统中扭杆组件的分析方法,步骤包括:
1)创建扭杆组件的几何模型,扭杆组件包括一个扭杆及和扭杆过盈配合的扭转臂;
2)将所述几何模型导入网格前处理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处理,在扭杆与扭转臂过盈装配的位置对扭杆的几何模型进行切割;
3)对所述扭杆进行体网格划分,得到扭杆的三维扭杆网格集BAR;从扭杆网格集BAR中提取与扭转臂过盈装配位置处的面网格,得到扭杆的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
4)将所述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与扭转臂和扭杆过盈配合位置处的几何面进行关联;
5)对已关联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的扭转臂进行体网格划分,得到扭转臂的三维体网格集ARM,实现以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为过渡网格,将扭杆的三维扭杆网格集BAR和扭转臂的三维体网格集ARM在过盈装配平面处共节点;
6)将所述扭转臂的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删除;
7)将扭杆的三维扭杆网格集BAR和扭转臂的三维体网格集ARM同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对所述扭杆进行体网格划分时,具体是指对所述扭杆进行六面体或者六面体为主的体网格划分。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对已关联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的扭转臂进行体网格划分时,具体是指对已关联二维面网格集SURFACE的扭转臂进行六面体或者六面体为主的体网格划分。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网格前处理软件具体是指HYPERMESH网格前处理软件。
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具体是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3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