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弧与双MIG进行复合的焊炬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2455.3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8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纪昂;高丙路;冯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642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mig 进行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等离子和双MIG联合起来的复合焊炬。
背景技术
等离子弧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能束, 它是通过等离子发生器压缩自由电弧,形成的高温、高电离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电弧。等离子弧焊接,具有能量密度高、热量集中的特点,因此熔深较大,焊缝热影响区小,易得到高质量的焊缝成形和组织。1972年,荷兰Philips研究实验中心的W. G. Essers和A.C. Liefkens等人首次提出了等离子-MIG复合热源焊接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等离子焊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结合,让焊丝进入等离子弧,并在等离子弧内引燃MIG电弧。这种复合属于“同轴式”等离子-MIG复合,应用的焊炬包括“偏置钨极式”和“喷嘴式”。而在1995年,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研制出了旁轴式等离子-MIG复合焊接设备,它的主要思想是等离子弧在前形成匙孔,MIG电弧在后填充焊丝,焊丝在两电弧热量的共同作用下熔化,形成熔滴进入熔池。目前,等离子与MIG复合大多是关于喷嘴式同轴等离子-MIG复合焊接,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艺参数、组织性能、熔滴过渡、两电弧之间关系以及温度场的模拟等几方面。
双丝(双弧)焊是多丝多弧焊接工艺的基础。在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早在1948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有人开始研究双丝埋弧焊技术,并且该项技术很快为人们所接受,并出现了多种双丝埋弧焊方法,如纵列式、横列双丝串联式、横列双丝并联式等,近十多年,双丝(多丝)气保焊技术更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等离子-MIG复合焊接本身具有熔深大、成形好等优点,双丝焊接在高效、高速焊接方面亦具有相当优势,但是,它们也都具有自身的局限性:等离子-MIG复合焊接中,同轴式等离子-MIG复合焊炬的结构十分复杂,焊炬对焊丝的同轴度要求比较高,另外该类焊炬容易产生“串弧”现象,起弧过程也比较困难。旁轴式等离子-MIG复合焊炬的结构相对简单些,但是在焊接过程中MIG电弧会对等离子电弧产生影响,导致达不到理想的熔深,合适的工艺参数范围也很窄,另外,单一MIG焊接系统提供的熔覆率与大熔深的等离子发生器匹配度不够,无法将等离子-MIG复合焊接方法的效果发挥到最佳。双丝焊最常用的是串列双丝焊的形式,这种方法虽然提高了焊接的熔敷率和焊接速度,但是并没能起到加大熔深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局限,提供一种等离子弧与双MIG进行复合的焊炬,该焊炬集中了等离子焊接和双丝脉冲焊接各自的优点,通过利用等离子弧提供大的熔深,两侧的MIG焊接系统通过双向或者双向间隔填充,可以在减少电弧之间影响的同时实现高的焊丝填充效率,得到好的焊缝成形。最终通过稳定的焊接过程以及对三者能量的综合利用,同时提高熔敷效率与焊接熔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弧与双MIG进行复合的焊炬,包括一个等离子发生器、两个MIG焊接系统、焊炬支架、卡箍、支架筋板、焊炬支座、保护气罩;焊炬支架上安装有卡箍;等离子发生器和两个MIG焊接系统通过卡箍固定在焊炬支架上,等离子发生器在中间,两侧是MIG焊接系统;等离子发生器和两个MIG焊接系统的下端穿过焊炬支座,焊炬整体受到焊炬支座的约束;焊炬支座和焊炬支架之间通过支架筋板固定;焊炬支座下端安装有保护气罩,保护气罩上设有气管接口。
焊炬支架上设有长槽,卡箍通过内置螺钉与焊炬支架连接;卡箍可在长槽内移动,相对于焊炬支架旋转和移动。
焊炬支座上设有三个孔,等离子发生器和MIG焊接系统的下端穿过此三个孔。
本发明的MIG焊接系统是指MIG焊接送丝及导电系统。
本发明的等离子弧与双MIG进行复合的焊炬,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应尽量紧凑,其端部的外径应小于或等于30mm。通过对钨极的间接水冷以及对喷嘴的直接水冷,等离子发生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应不小于300A。
本发明的等离子弧与双MIG进行复合的焊炬中的MIG焊接系统的外部尺寸应尽可能小,MIG焊接系统端部的外径应小于或等于15mm。MIG焊接系统可以采用水冷,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应不小于500A。
本发明的等离子弧与双MIG进行复合的焊炬,两个MIG焊接系统和等离子发生器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通过卡箍在长槽内的旋转和移动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复合焊炬的一个技术核心是两MIG电弧与等离子热源的复合形式,即两个MIG焊接系统和等离子发生器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控制三者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调整焊接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2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