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设备及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96088.0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9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洪硕夏;金台镇;孙娥瑛;柳凤铉;高在铉;任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邵亚丽;刘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驱动 方法 | ||
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栅极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数据线;以及被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像素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h行像素(h为自然数)和第(h+1)行像素,这两个像素之间具有所述栅极线当中的第(k+1)栅极线(k为自然数);并且,所述第h行像素当中的显示第一颜色并被连接到第(k+1)栅极线的第一像素和所述第(h+1)行像素当中的显示第一颜色并被连接到第(k+1)栅极线的第二像素,被沿第一方向彼此间隔开并接收不同极性的数据电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6月2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067090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及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应用反转驱动方法的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设备通常通过调整穿过其液晶层的入射光的透射率(transmittance)来显示图像,该液晶层可以被布置在两个基板之间。该液晶层的透射率通过在液晶层中形成电场来控制。即,通过使电场的强度变化,该液晶显示设备能够改变在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取向和/或位置,并由此使得不同光强度(intensity)的光被显示。
用于驱动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可以包括行反转(line inversion)、列反转和点反转,其中的每个都涉及将数据电压的相位施加到数据线。该行反转方法在每个像素行(pixel row)将图像数据的相位反转并施加到数据线。该列反转方法在每个像素列将图像数据的相位反转并施加到数据线。该点反转方法在每个像素行和每个像素列将图像数据的相位反转并施加到数据线。
而且,一般而言,显示设备能够通过发射红、蓝和绿三原色中的每个的不同光强度的光,来显示由人眼所感知的色谱。即,当人眼感知通过非常短的时间段同时地或顺序地发射的、原色光的混合物时,人眼将所述的光混合物感知为单一颜色的光,而不是分离的(discrete)、原色光的分量。例如,人眼可以将蓝色光和绿色光的混合物感知为黄色的光。因此,显示面板包括分别对应于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像素。
一些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多于三种颜色的像素。例如,显示设备可以包括红色像素、蓝色像素、绿色像素,以及另一原色的像素,如洋红色、青色和黄色,或如白色的其它颜色的像素。此外,为了提高显示图像的亮度,可使用红色、蓝色、绿色和白色像素的组合。通常,从外部源提供的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图像信号被转换成红色,蓝色,绿色和白色的数据信号,然后将其向显示面板提供。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改善水平串扰现象和移动线污迹现象(moving line stainphenomenon)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防止用户看到由于每个帧的亮度差异而导致的闪烁的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本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提供显示设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栅极线;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数据线;以及被连接到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的多个像素,其中,所述像素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h行像素(h为自然数)和第(h+1)行像素,在这两个像素行之间具有所述栅极线当中的第(k+1)栅极线(k为自然数);并且,所述第h行像素当中的显示第一颜色并被连接到第(k+1)栅极线的第一像素与所述第(h+1)行像素当中的显示第一颜色并被连接到第(k+1)栅极线的第二像素,被沿第一方向彼此间隔开并接收不同极性的数据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中的一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h行像素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顺序排列的第一像素组和第二像素组;该第(h+1)行像素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顺序排列的第三像素组和第四像素组;并且,第一至第四像素组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偶数个像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60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料卷取装置
- 下一篇:显示驱动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