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93814.3 | 申请日: | 2015-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28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张炜栋;蔡永东;徐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包芯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为包芯纱的芯线,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均匀包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芯线;形成芯线的包芯纱中包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混纺比30%-4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混纺比60%-70%,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规格为50D-200D,包芯纱成品支数为13S-32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的长度为:50mm~57mm。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清梳联→头道并条→二道并条→粗纱→细纱;
所述头道并条和二道并条步骤中,选用BSM AR-010抗静电剂处理胶辊,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头并根数6根,二道并条6根,头并总牵伸倍数6.04,二并总牵伸倍数6.14,罗拉隔距均12mm×16mm,头并棉条干定量18.9g/5m,二并棉条干定量18.1g/5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步骤中,将水溶性抗静电MOA-3PK、柔软平滑整理剂SH-307、渗透剂JFC配制成重量为5-10%的溶液,均匀喷洒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维表面,纤维含水量20~30%,使乳液充分渗透到纤维中,上机回潮率20~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梳联步骤中,纤维回潮率在13~19%,生条定量19g/5m,主要工艺参数:刺辊转速700~800rpm,锡林转速300~400rpm,道夫转速14~18rpm,锡林-盖板隔距0.25mm、0.23mm、0.20mm,锡林-剥棉罗拉隔距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步骤中,使用BSM AR-010抗静电剂处理胶辊,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主要工艺参数为:粗纱干定量4.2~4.4g/10m,锭速550r/min,罗拉隔距24mm×30mm,总牵伸倍数8.54,牵伸分配:后区×前区为1.23×6.14,捻系数66.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包芯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步骤中,采用FA506细纱机,相对湿度控制在65%~80%,BSM AR-010抗静电剂处理胶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总牵伸倍数30.32,牵伸分配:后区×前区为1.23×22.63,罗拉隔距16mm×35mm,细纱干定量1~2.2g/100m,捻系数35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预牵伸倍数3.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长丝预牵伸后从前罗拉与前皮辊组成的钳口喂入,与牵伸区输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纤须条汇合,在经过加捻、卷绕制成包芯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38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疏水防静电蕾丝面料
- 下一篇:一种混纺纱线的纺纱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