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91830.9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刁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含山县富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4/00 | 分类号: | D01F4/00;D01F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1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绿色生态 羽绒 纤维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羽绒纤维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质软、质轻、蓬松性高、保暖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服装、被絮、纺织填料等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近几年对绿色、低碳的提倡,人们对羽绒制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款式新穿着舒适又要求抗菌透气保暖等。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爱好,一种低密度、无卤、绿色环保、生态抑菌、耐水洗、耐高温性能高的新型羽绒纤维及其各种性能的研究势在必行。
甲壳素是自然界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素。甲壳素纤维横截面形态是不规则的椭圆形,纵向有孔洞,其内部分子组成与纤维素类似。甲壳素纤维有良好的吸湿性、成膜性、染色性及抗菌性,可与棉和粘胶等纤维混纺。随着近年来大量基础及应用研究的进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已在化工、纺织、 印染、造纸、医药、食品、环保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甲壳素分子内、分子间有强的氢键作用,使得甲壳素呈紧密的晶态结构,不溶于普通溶剂,使之加工困难,从而限制了其推广应用。因此,在甲壳素分子中引入其它官能团或通过接枝、共混以改善其溶解性和成型加工性来生产功能材料,便成为近年来甲壳素研究中最为活跃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鸭绒17-23、鸭毛20-30、竹浆纤维5-8、涤纶纤维6-9、甲壳素4-7、茶皂素0.3-0.7、碳纳米管4.1-5.8、蛭石2-4、硝酸锌0.4-0.7、多聚磷酸钠3-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2-4.6、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160-200、适量水。
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蛭石于700-800℃高温煅烧处理1-2小时,冷却至室温破碎,加入硝酸锌水溶液浸泡5-8小时,加入茶皂素超细研磨2-4小时,喷雾干燥;
(2)将竹浆纤维、涤纶纤维放入盐水中浸泡5-8小时,烘干研磨成粉,加入碳纳米管、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放入50-70℃水浴中搅拌30-50分钟,烘干;
(3)将甲壳素、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搅拌混匀,加入步骤(1)、(2)物料研磨20-40分钟,加热到80-90℃,保持温度搅拌1-3小时;
(4)将白鸭绒、鸭毛脱脂超细粉碎后投入步骤(3)物料中,升温至110-120℃,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反应50-70分钟,制得纺丝原液;
(5)将制得的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卷绕、集束、拉伸即得。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竹浆纤维、涤纶纤维颗粒通过物理化学方式粘接在碳纳米管表面,同时复合改性后的蛭石粉一起对甲壳素进行交联改性,提高了甲壳素的吸附性能,使甲壳素分子与羽绒纤维能永久结合,不易脱落。吸附在羽绒纤维表面的甲壳素与微生物磷脂的唾液结合,将微生物裹住,通过渗透进入细胞体内吸附,细胞体内带有阴离子的细胞质,并发生絮凝作用,抑制其遗传基因的转录,扰乱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杀灭细菌,由于不是直接杀死病菌,因此菌类不会对甲壳素产生抗体,抗菌性能彻底,利用本发明制得的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具有保健、低损伤、高弹性、高蓬松、质轻保暖等优点,可应用于羽绒服装、盖被、睡袋、枕芯的填充,以及纺纱、无纺布等装饰织物,其环保及保健功能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空气质量的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低损伤绿色生态抑菌羽绒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鸭绒19、鸭毛25、竹浆纤维7、涤纶纤维8、甲壳素5、茶皂素0.5、碳纳米管4.7、蛭石2、硝酸锌0.4、多聚磷酸钠6、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9、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170、适量水。
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蛭石于700-800℃高温煅烧处理1-2小时,冷却至室温破碎,加入硝酸锌水溶液浸泡5-8小时,加入茶皂素超细研磨2-4小时,喷雾干燥;
(2)将竹浆纤维、涤纶纤维放入盐水中浸泡5-8小时,烘干研磨成粉,加入碳纳米管、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放入50-70℃水浴中搅拌30-50分钟,烘干;
(3)将甲壳素、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搅拌混匀,加入步骤(1)、(2)物料研磨20-40分钟,加热到80-90℃,保持温度搅拌1-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含山县富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含山县富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91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PVA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粘胶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